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食谱
夏天吃豆胜过吃肉 健脾祛湿保健康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7-10 15:00:04

  豆类食品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成为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养生佳品,但是在食用豆类食品时要注意一些小细节,了解一些饮用豆浆的小常识,才能让营养更好地吸收。

  大豆怎么吃更营养

  宝鸡市营养学会营养师王亮介绍,大豆类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脂肪含量中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此外,大豆中B族维生素、维生素E、胡萝卜素、钾等含量相当丰富。但是,同属豆类的杂豆蛋白质却含量低、脂肪含量低,碳水化合物较高,维生素和矿物质和大豆基本相似。王亮提到,大豆类营养价值虽高,但也含有一些抗营养素因子,营养要想真正被吸收,还得会吃才行。首先是蛋白酶抑制剂,它会妨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影响生长,因此,要采用常压蒸气加热30分钟破坏蛋白酶抑制剂。很多市民在食用大豆时,会感觉有豆腥味,这是由于大豆中含有很多酶。烹饪时必须要在95℃以上加热15分钟,才能去除部分豆腥味。

  最后还要提到胀气因子,水苏糖和棉籽糖占大豆可溶性糖的一半,使用后易胀气。用大豆制成的一些豆制品当中,胀气因子可被去除,而且营养还可以被更好地吸收。

  豆制品营养价值均很高

  豆制品种类很多,包括豆腐、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皮等。

  豆腐是常见的绿色食品,用石膏和卤水点成,除蛋白质含量丰富外,还富含钙质。豆腐经过浸泡、研磨、加热等处理,抗营养素因子完全被破坏掉,营养吸收利用率高达92%-94%。豆腐干、腐竹等豆制品营养价值与豆腐相似,也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就是豆腐乳,豆腐乳当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素没有什么变化。但通过微生物发酵,大豆的豆腥味、含有的胀气因子、抗营养因子等全被克服,消化率和生物效价均大大提高,同时产生了多种具有香味的有机酸、醇、氨基酸。另外发酵豆制品中除含有大量水解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外,还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

  煮豆浆要防止“假沸现象”

  豆浆是市民食用较多的食物,但食用豆浆时,一定要煮熟。宝鸡市营养学会营养师王亮介绍,由于抗营养素因子的存在,市民如果食入未煮熟的豆浆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也称为豆浆中毒。

  生豆浆要在100℃的高温下煮沸,有害物质才会被破坏。预防豆浆中毒的根本方法就是把豆浆彻底煮开后再饮用。王亮老师建议,生豆浆要煮沸至少8分钟左右,要注意豆浆在煮沸过程中的“假沸现象”,当豆浆煮至85℃~90℃时,皂苷容易受热膨胀,产生大量泡沫,让人误以为豆浆已煮开而停止加热。实际上,此时豆浆还未煮开,应适当减小火力或用匙充分搅拌,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

  豆浆、鸡蛋能否一起吃

  有一种说法是豆浆不能与鸡蛋同吃,这种说法靠谱吗?

  宝鸡市营养学会营养师王亮介绍,大豆中含有一些胰蛋白酶抑制物,其活性就是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从而降低对蛋白质的吸收。但是,豆浆一定要煮熟再食用,煮熟的作用之一就是破坏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如果没有被破坏,那么不仅是鸡蛋,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要注意的是,豆浆和鸡蛋都是需要充分加热做熟的食物,加热的过程除了通常的杀死致病细菌,还担负着破坏抗营养素因子的任务。

  多数豆类适合夏天食用

  夏季各种对抗苦夏的良方迅速涌窜出来。“吃豆派”的观点备受关注:“夏天吃豆胜过吃肉”、“夏季多吃豆有助减肥”。

  对此,王亮表示,绿豆、红豆等豆类,的确十分适合夏天食用,适当多吃有好处。从中医的角度讲,大多数豆子都有一个共性:健脾祛湿。有利于去除夏季积在体内的湿气,健脾的功能也能为夏天的脾胃保驾护航,更好地度过苦夏。而如绿豆、赤小豆等偏凉的豆子,还有解毒清热的作用,可以对抗暑热。总体来说,多数的豆子都适合在夏季食用。如果平常吃肉多,夏季不妨将部分量的肉类用豆类代替。

  夏季温度高,更适合凉性、中性的豆子,偏温补的黑豆更适合冬季食用。黄豆是一种健脾食品,四季皆宜,并不局限于夏天专用。

  相关链接:不同豆子的保健功能

  扁豆:健脾祛湿、解毒、消水肿眉豆:消食化湿、消暑、消水肿红豆: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红腰豆:补血益气绿豆:清热解暑、消肿通气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黄豆:健脾和胃、清热解毒、益气。

来源: 华商网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