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日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作了题为《对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思考》的报告,其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除去老年人,做不做健康体检,对死亡率并没有影响”。
与此同时,韩院士还列举了几个事实:我国4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左右,坚持服用降压药后,发生率降为10.5%,在100个40岁以上服药者中,只有4、5个人受益,而且还要接受药物副作用等诸多不利因素。美国对45万人做过肺癌研究,发现每年做两次以上高频度的X胸片检查,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如果做胸片再加做痰细胞检查,死亡率似乎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别。
韩院士借此想告诉大家:围绕健康、就医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是因为医学衰落了,而是因为昌盛了,“人们把医学误当作了魔法。”也就是说,人们想指望日趋昌盛的医学为自己不正确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负全责,“过度检查”“过度医疗”就是因此产生的,对医学的定位错误,归根结底是人们的错误欲求导致的。
经常有人问:“戒不了烟,有没有能够吸烟之后清肺的食物?”“实在爱吃红烧肉,每顿饭都无肉不欢,有没有吃了肉之后血脂不升高的办法?”遗憾的是,人的生理变化有很多是不可逆的,医学能做只是延缓其发展的速度,不可能对所有不良后果“一笔勾销”。因此,人们开始寻找医学之外的“偏方”,包括越来越红火的“养生”,人们喜欢这类节目、书籍,愿意接受这样“知识”的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借此找到在大快朵颐的同时,可以一点不受委屈地健康甚至长生不老的“绝招”,而被赋予“能长寿”,“治病的”的食物也因此最容易走俏,这也是不断有荒唐的“养生大师”冒出来,可笑的养生食材热销的原因……凡此种种,和韩院士提到的对体检,对药物的过分依赖一样,无非是想将健康、生命全部托付给医学,借此抵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一切恶果。
但事实是,医学并非如人们想像中的那么全能,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保障来决定的,其中的生活方式是最可以自主影响健康的环节,对这一环节的忽视或者放弃所带来的,首先是医学再发展也无法扭转的疾病与死亡,与此同时,医患关系,医疗资源不足的矛盾会日益加剧,因为这是医学昌盛发展也难以填满的“欲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