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公告也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洋奶粉新规”。对婴幼儿奶粉这种非常敏感的食品,这样的规定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洋奶粉市场将重新洗牌。新规意味着洋奶粉要进口到中国,必需进行专门的包装并加贴相应的中文标签。那生产线需要一定的改变,对于现代化规模生产来说,设备和管理成本都将增加。如果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不够大,那么为此增加的成本将会导致利润率明显下降。为此,那些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率不高的洋奶粉品牌可能选择退出中国市场。而市场占有率本来就比较大的品牌则影响不大,因为一些品牌的退出反倒可能增加销量,从而实现“大鱼吃小鱼”的结果。
其次,这些“严格”的规定,可能使得消费者难以买到“低价的进口奶粉”,但结果是增加了进口奶粉的可靠性。不管是进口贴牌还是国内分装,成本都会比现在的要求要低一些,如此运作的产品也就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因而有“低价销售”的空间。当这样的方式被禁止,市场上剩下的就是规范进口的产品。即使它们不涨价,消费者也就将买不到“价格实惠”的进口奶粉。而这,也是一些消费者不满意这一规定的原因。
不过,从食品安全和质量监控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规定严得很合理。跟许多人臆想的不同,婴幼儿奶粉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好”的奶粉,只是因为厂家对原料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更加严格规范。如果进口分装,产品就暴露在了一次生产操作中——任何的生产操作,都可能引入不确定的安全风险。在小规模的分装作坊中,这种不确定性就更大。此外,如果不法商贩要捣鬼,理论上也就有了掺入其他产品的操作空间。禁止进口分装和贴牌销售,对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销售的进口商而言,是饭碗要被砸掉了,因为他们将无法开展业务。
当然,这一规定多少也会为国产奶粉厂家提供一些市场空间。这一规定实施之后,原来的“低价洋奶粉”的顾客就会分化,一部分忍痛咬牙就接受规范而价格高的进口奶粉,另一部分则不得不去选择国产奶粉。不管市场分化如何,总体而言,是消费者买到的奶粉质量将会更有品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