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圈子很难。因为人都有社会属性,有交往的需求,现在的年轻人尤其如此,圈子已成为一种结交同伴、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一个稳固的圈子,能带来安全感,在工作之外,得到感情慰藉。而被排除在圈子之外的人,则常常会有一种孤独感,甚至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不安全感。
于是,有的年轻人苦苦求索,或者以加入某圈子为荣;有的是苦寻入圈之门而不得其法,于是终日无精打采郁郁寡欢;有的则主动出击,组成了自己的圈子,将自己的活动也大多固定在了这个圈子里。
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人情社会里,没有圈子怎么行?这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看法,但是却常常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常识:圈子大不代表能力大,圈子多不表示本事多。事实上,关于进圈子、搞关系就能成功的传说往往只是传说,很多时候是臆造出来的幻象而已。某种意义上,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所谓“圈子”很多时候是一种“交换关系”。如果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身处的“圈子”就会慢慢消失。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更靠谱些,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不长点真本事,不出点真成果,一个劲只搞关系,钻圈子,结果必然是身在圈子也难以立足。
事实上,自身的成长往往会吸引圈子。有句入时的话说:你怎么样,世界便怎么样。先哲亚里士多德也说过,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通俗点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圈子。自己优秀了,那些优秀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来结交;自己成功了,才能真正融入成功人的群体。高质量的群体,形成往往源于个人魅力、人格、品德、才学的互相吸引。
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留给时间。这大概是最实用的人生智慧。所以,专心打理自己,把自己发展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在你努力想成为一个值得被“圈”住的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的自由程度;而自由不自由,就要看你在多大程度上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