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北京建国门的刘阿姨今年57岁,她的儿子准备五一结婚,从过完年她就开始打听婚宴酒店的信息。“这可是个费事儿的活儿啊,我快把东三环附近的酒店走遍了,好不容易听别人说有一家比较合适的,去一趟再回来就大半天过去了,还总不合适。”刘阿姨跟记者说。上周末,刘阿姨的儿子用手机在某个团购网站上查询了符合自己的价格、环境、位置等要求的酒店,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带着她看了六七家酒店,第二天就将酒店订好了。刘阿姨感叹道:“我们跟不上潮流了,不会用新科技,办事儿都不如年轻人了。”
有人说,当前已进入了“e时代”,互联网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产品早已成为“日用品”。不过,大量老年人对这些新技术、新产品还很陌生,有些互联网产品的普遍应用甚至让老年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最近,随着阿里和腾讯争夺应用市场份额的竞争日益激烈,打车软件安装量飙升。老年人由于身体不便等原因,原本就会在打车时遭遇一定的“歧视”,如今打车软件盛行,对大部分都是“科技盲”的老人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家住北京呼家楼社区的王阿姨说,一天早晨领小孙女去医院看病着急打车,等了足足半小时都没有打到。有的空车不愿意载客,说是用软件接单了。还有老年人反映,刚刚过去的春运,火车票网上(包括手机)订票可提前20天,车站窗口、代售点窗口只提前18天,他们辛辛苦苦到窗口排队,多数线路的票早就卖完了。“老年人越来越与时代脱节了。以前,还只是赶不了时髦,现在觉得日常生活许多方面被排斥。”正在北京西站窗口购票的田大爷说。
到2025年,我国会有约3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到2050年,这个数字会变为近4.8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民政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杜鹏教授指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产品全方位融入生活,是大势所趋。而不接触这些科技产品会使老年人在心理上感到越来越被边缘化,也使老年人失去了很多交流的机会。
“我好不容易学会了用电脑上网浏览新闻,现在人家都用手机软件了。我刚刚能熟练地发短信,孩子们都开始用微信了。”一位老人自嘲道。老年人普遍认为,互联网支付、手机软件等新产品的学习和使用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光密码就经常记不准,所以遇事宁愿多跑几步、多问几句、用老办法来解决。
据了解,近期也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推出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互联网产品和硬件产品,如“百度老年搜索”拥有鼠标手写功能;北京市民政局与企业合作推出了“小帮手老年手机”。但是,绝大多数互联网应用产品,针对的是年轻人,功能繁复、界面缤纷,开发产品的企业大多不看好老年人市场,认为老年人产品的盈利模式不清晰。
“关注老年人不仅仅是要让他们吃好、穿暖,也要重视如何让老人在生活中享受实用的互联网产品,这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杜鹏说。他认为,现在的中年人很快会进入老年,而科技产品更新换代极快,企业应具备长远眼光,在设计上主动考虑老年群体需求,这对客户粘性的增强有着重要作用。而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如公共交通、社保账户信息查询、就医等越来越多地使用新科技,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公平问题,给老年人等“少数派”提供同样的机会。此外,政府也有必要通过政策倾斜,鼓励企业在老年人互联网产品方面创新,让所有公民都能共享这个美好的信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