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帝电子2011年度每股收益1.14元,如果募集资金定为21667万元,按目前的发行制度,肯定会触发老股转让,“这是公司老板急于IPO的动力。这也是中国股市的问题所在,老板们圈了钱、套了现,却把风险留给了市场。”
自称“中国最大的客车CAN总线控制系统产品提供商”的哈尔滨威帝电子,欲借IPO募资,在汽车电子界外资把控的形势下,进行一场产能扩张的豪赌。
“我国国产化率较高的客车体系,是在原苏联援助的卡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与轿车仍被外资垄断的局面很不同,也很怪异。这正是威帝电子得以进入其配套体系的根本原因。”一汽车配件业者称,威帝电子从客车领域出发,试图进军由外资把控的轿车和卡车电子领域,说得好听一些是勇气可嘉,说得难听一些是自不量力。
根据招股说明书,威帝电子总股本为6000万股,拟发行2000万股,募集资金21667万元,用于汽车CAN(即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控制系统产能扩建及汽车电子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威帝电子本次IPO募资主要是扩大公司CAN总线控制系统产能,由2.2万套/年增至6.4万套/年,增幅为1.91倍。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固定资产则由2,144.96万元猛扩至19,110.96万元。
“反正是在股市上圈的钱,又不是陈振华的钱,所以即使失败了,陈振华有什么损失?”这位业者笑着反问。陈振华是威帝电子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加拿大永久居留权,发行前持有公司47.53%股份,他的外甥周宝田、妻兄李滨均为威帝电子的股东。
但有投行人士则表达另一层担忧:威帝电子2011年度每股收益1.14元,如果募集资金定为21667万元,按目前的发行制度,肯定会触发老股转让,“这是公司老板急于IPO的动力。这也是中国股市的问题所在,老板们圈了钱、套了现,却把风险留给了市场。”
目前,以“三龙一通”为代表的客车企业,已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企业,其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50%。在这个略显怪异的客车行业,威帝电子的客户主要为客车生产企业,2009年至2011年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98%、76.98%和73.12%。其中金龙汽车
为威帝电子第一大客户,2009年至2011年威帝电子对金龙汽车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6.75%、43.19%、42.51%。
威帝应当是中国最大的客车CAN总线系统生产企业。根据公司提供的数据,2010年客车CAN总线控制系统市场规模约4.41万套,而当年威帝的销量为22,803套,超过半壁江山。
但客车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计,国内大中型客车2014年、2015年CAN总线系统需求量大约为11.27万套、13.52万套。
也就是说,如果客车CAN需求量能达到这个数据,且威帝仍能守住半壁江山,则其6.4万套的未来年产能是合理的。这也是保荐机构民生证券试图说服市场的论据。
但眼下来看,这只是一个好的故事。在乘用车业界,控制模块供应商与整车厂存在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例如德尔福与通用、伟世通与福特、电装与丰田、博世与大众等。这种非常稳定的供应链关系极大限制了其它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在卡车领域,2010年CAN市场需求量已超过25万套,但也主要为外资企业产品。威帝电子2009年才开发卡车CAN总线控制系统,切入卡车CAN总线产品市场。这种切入的时机,让人怀疑是为IPO而准备的。
国内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约70%的份额,目前被外资企业及其合资企业所占据,国内整车合资企业的外方牢牢掌握着汽车电子产品配套的决策权,国内自主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难以进入整车企业的配套体系,跨国汽车电子企业凭借与国际汽车整车企业长期形成的合作关系,在国内汽车电子整车配套中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在中国,汽车电子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但绝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主要提供与整车性能无关的车载电子产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产品市场基本被跨国汽车电子公司所垄断。2009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前10大企业仅有深圳航盛一家为国内企业,仍以生产车载视听设备(DVD、MP3播放器)等为主。
汽车产业与宏观经济
的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相关性,属于周期性行业。威帝电子在招股书中提示,“由于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扩张幅度较大,如果未来市场容量增速低于预期或公司市场开拓不力,将可能导致公司募投项目新增产能不能及时消化,从而为公司带来一定的财务和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