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投资依赖症
相比前些年中国经济高达60%的外贸依存度,2013年这一数字降到了46%。这期间,"投资"取代"出口"成为了政策发力点。正是得益于这些投资政策,在全球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萎靡不振的情势下,中国经济成为一枝独秀。在一定时期内,中国经济甚至患上了"投资依赖症"。
然而,后遗症很快便随之而来。
首当其冲的便是高居不下的通货膨胀。"4万亿"的巨额投资并不是通过打破垄断壁垒以引进民间资本,而直接来源于中央政府,财政连年赤字,多印多发货币成为必然。自2009年底开始,中国社会迎来了CPI一波又一波的疯涨。
"4万亿"的去向,则带来了产能过剩。本该转型升级的一批产业获得了喘息之机--2009年全国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直到2012年,后遗症的危害仍然难以退却,当年全国钢铁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8.7亿吨,远超实际需求。
"4万亿"的投资计划,95%的资金流入了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民间资本不仅没有在国家投资政策之下分得利好,反而因为资金大量投入央企国企之后引发的迅速扩张,而被挤出了市场。
对于施政者来说,"4万亿"也让日后的政策骑虎难下。比如,房产调控政策,社会流动性泛滥,直接导致各种房产调控政策"石投大海",沦为"空调"。而中国经济则越来越依赖房地产经济,本该启动的"国内消费"牢牢被房地产捆绑。
如今,投资性政策变得谨之慎之,前车之鉴足以痛心。
投资的本来初衷是拉动就业。在中国,一个GDP增长点大致能创造2000万个就业岗位,"保8"就是保证每年能新增一千六百万个就业岗位,唯有这样才能基本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才能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毫无争议的是,民营企业才是解决就业的生力军,尤其是中小企业。
其实,在投资的向度上,政府的政策更为可贵,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政策实施上,如何撬动民间资本远比如何投资效果更好。
未来中国经济支撑点在哪
未来中国经济的支撑点是什么?是消费,是大众消费。
经济层面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经济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归结于政治问题;而政治层面的问题也从来不只是局限于政治,则与经济问题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或许不难理解,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竟然始于政治"打虎"。
中央纪委、监察部近日通报,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处理党员干部30420人。政坛从简动了真格,高端餐饮、烟草、高档白酒、花卉等行业马上出现了下滑。
星级酒店眼下的"摘星潮"是一个缩影。八项规定实施如今已有一年多,对于高档酒店而言,已经失去了一大半的机关单位客户,由此,纷纷开始转型。
春节期间,北京不少五星酒店推出了"亲民"年夜饭,价格下降50%左右。北京某星级酒店大堂经理李小姐说,酒店降低价格,是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尽管原有的客户流失,但酒店还需要继续生存下去,而转而回归大众,成为了一种选择。
位于天津的开元旅业集团旗下一家四星级定位的商务酒店正改为养老服务公寓。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转型将是不少星级酒店未来的去路,因为目前来自政府机构的生意只剩下了部分外事活动以及重要接待,这原来可是他们的主营业务。
"让百姓也能进五星酒店的大门。"这在眼下成为不少高级酒店管理层提出的新理念。从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报告看,高端餐饮采取了下调人均消费、提高总体收益为目的的转型措施,积极改变经营策略转向家宴、聚会、婚宴等大众化市场;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推出外卖外送业务。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认为,流失掉公务机关的消费群体,是高端餐饮业去除了泡沫,"餐饮业开始关注大众化的消费,这种改变带来了餐饮业一种新变化,更符合百姓需求,面向大众。"
正如某经济学家所言,一旦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商业模式会发生急剧变化,消费者是多元的、个性的,这必将带来生产方式的新样式。而小微企业将获得更大空间,因为小微企业既代表生产方式的变化,又代表创新方式的变化,更代表社会未来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