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汽车频道 > 行业评论
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的第三条道路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06 09:42:23

  [行业评论]目前,关于合资股比放开的争论正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总体上来说,所有的争论基本都可以分为正反两方:一个是支持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的观点;另外一个则是反对合资股比政策放开的观点。

  支持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的原因在于这种观点认为,目前的合资公司存在的大量事实,让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失去了活力,让国有汽车企业与民营汽车企业的竞争处于一种不对等、不公平的局面,而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政策则让自主品牌的发展被激发出活力。

  反对合资股比限制政策的观点则认为,合资公司的相关政策恰恰支持了国有汽车企业的发展,而一旦放开这种政策,中国的自主品牌将遭受严重的冲击。

  其实,两种观点都没有完全考虑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合资股比限制的政策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具有两面性,而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的背景之下,放开合资股比政策带来的中国自主品牌的也不仅仅是冲击。因此,合资股比政策的放开不可能是一刀切式的政策形式,合资股比政策放开应该是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整个系统中的必然一个部分,而且合资股比政策的变化也不可能简单的以放开或者不放开来作为全部内容。

  因此,中国目前的汽车产业的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既不会保持不变,也不会完全无条件全部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将采取第三条道路,在中国汽车政策整体框架出现调整的情况下,合资股比政策也将根据现实的情况与未来需要以一揽子的方式出台。

  2014年,中国有可能出台全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先后出台了两部汽车产业政策,第一部是1994年出台,后来在2004年进行修改后再次颁发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14年,恰逢200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十周年,按照以往十年修改政策的做法,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出台。

  作为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重要部分的合资股比限制政策,将可能在该政策框架中予以体现。但是,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更加详细的部分将应该通过具体的操作实施规定来进行规范。

  构成这种操作实施规范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多个部分,主要包括现有合资公司的合同是否继续?合资公司的未来发展如何进行调整?新旧外资将实施不同的合资股比政策?外资投资准入是否在不同的地区会有所不同?

  中国目前存在大量的中外合资的汽车合资公司,这也是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构成。这些合资公司都已经签订了长期的合资合同,甚至一些合资公司已经签订第二轮的合资合作合同。由于这些合资合同的期限都比较长,那么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这些合同是否还应该有效?

  按照法律的规定,中外双方签订的合资合同在整个合同期间都应该有效,除非中外双方协议解除合同。而全新的政策将不能具有追溯力。

  这样的话,即使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现存的合资公司将不受影响。

  但是,合资公司将可能受到外资独资公司的伤害。比如,某个跨国公司在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框架内,如果选择在继续保存现有合资公司的同时,还按照全新政策建立独资生产企业。假如这样的情况存在,外资将很可能不断将产品与技术向自己的独资公司倾斜,并使得合资公司的存续发展受到影响。

  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也并不高,因为跨国公司这样也会削弱自己在中国的竞争力,甚至让自己在中国输给另外的跨国公司。

  因此,假如有这样的外资独资与合资的情形共存,外资也一定会在独资企业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敢去选择边缘化合资公司的战略。

  可以看出,合资公司的存在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不会对自主品牌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更可能更简便的政策设计是,政策规定目前的合资公司将在未来5年或者更长时间内允许进行调整合作期限。这样的政策设计对于合资公司的中方将带来更加明确的时间节点,从而给予现有合资公司的中方一个确定的保护期。

  从目前的自主品牌现状来看,如果再给予5年的时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将可能出现更加强势的品牌,这些自主品牌将更有实力应对外资品牌的冲击。

  总体上来看,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将是必然趋势,不过合资股比限制政策的放开也一定不会以所谓的单纯放开,一放了之,这项政策将应该是系统的复杂的设计。

来源: 车讯网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