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2012年全国“两会”上,这是国务院相关部委负责人面对记者提出的财政预算公开的疑问给出的肯定回答。现在看来,这句话正逐步成为社会现实,今年的兰州市“两会”上,详细的财政预算报告也让参会的人大代表们真正感受到了“当家作主”的豪气。
会前报到时,一位新闻同行如是评价新出炉的财政报告——“从目测看,它应该是前3个报告中最厚的,甚至厚过政府工作报告,估计它很有可能是此次‘两会’中最厚的报告了。”让新闻记者感慨财政报告的详细,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财政报告的分量:说到底,财政报告是干嘛的?就是告诉人大代表和全市人民,2013年政府花了多少钱,2014年政府打算花多少钱;这些钱打算花在什么地方,哪些钱是用来改善民生的,哪些钱是用来还债的,特别是对于公众关注的“三公”经费,今年有没有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缩减……林林总总的因素算下来,就充分可见财政预算公开透明的重要性——至少,普通百姓作为纳税人,总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税款花到哪儿去了吧?
公开预算,阳光财政,这其实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步骤。十多年前,地方人大会议上见过的财政预算报告都带有“秘密”字样,会后是要收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会再看到财政预算报告上的秘密二字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要不要公开”、“可不可以公开”转向了“以什么方式公开”、“公开到何种程度”。2011年两会前夕,财政部要求基层财政部门加快晒出其专项支出“账单”,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陆续公布其“账单”。可以说,政府晒账单的良好氛围已经开始在全社会形成。正如许多专家所言,财政预算公开是大趋势,是政府建立公共预算的必要步骤,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是一次突破,代表着未来改革的方向。
为何公众对此次财政预算公开给予了如此大的关注,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从反腐败和约束公权力的角度对政府执政提出的新要求。众所周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晒政府“账单”,让群众知道,才能接受人民的监督,真正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这样那样的猫腻。列宁说过,“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所以,对于政府财政预算的公开,首先展示的是一个地方政府的坦诚态度。因此,即使公开的财政预算里会有让群众质疑的地方,我们也会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普通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正在提升,公民意识逐渐觉醒。
当然,通过此次晒政府账单,我们同样也会对下一步的财政公开有了新期待。譬如,账单的专业术语能否再平实些,让更多的普通人能看得懂;相关表格和数据能否再详细些,特别是对于接待费这一类比较敏感的费用,应该有更详细的支出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