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两代四口人结成“志友”同盟 死后将捐遗体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2-19 09:27:33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生前就决定,死后把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或将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几天前,南京市栖霞区“志友”第一任大组长王鸿生老人去世了,享年77岁。据悉,他不仅自己成为志友,而且在他的带动下,家中三人也相继成为“志友”。
据悉,王鸿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前后做过6次手术,后来他化险为夷,逃离死神魔掌。此后,王鸿生常说,他后面的日子都是“赚”来的,要好好活。1996年,大病初愈的王鸿生在媒体上看到南京有人倡导捐献遗体的新闻。从“鬼门关”走一遭的他就动了捐献的念头,和他的老伴潘廉英一起成为南京最早一批志愿捐献遗体的志友。
栖霞区志友会创建初期,没有办公地点,为保证志友工作的顺利开展,当时,大组长王鸿生就把自己的家变成了联络站,日常工作的上传下达、发放《志友通讯》等,都在这里完成。在他的努力下,当时只有几个人的志友组织逐步增加到130多人,不少亲戚好友都纷纷加入了志友的行列。
在王鸿生的影响下,女儿王桂霞于2002年也加入了志友行列,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第五任大组长。而王鸿生的哥哥王鸿宝是这个家族里第四个志友,“一家两代四口人成为志友”在栖霞区一度传为佳话。
志友代表王光权是一名小学教师,退休后受王鸿生影响加入了志友。如今72岁的王光权是一名小组长,小组里12个人都是亲朋好友,除了夫妻俩之外,还有女儿女婿,姐姐、姐夫,姐姐、姐夫的弟弟弟媳,女儿的朋友,女儿的同学夫妻俩,大舅子的老婆。
日前,南京医科大学派专人来到王鸿生老人家,给家人留下一重要的纪念物——《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办理完相关手续后,运走老人的遗体。据工作人员介绍,老人的遗体将用作医学教学或医学解剖。今后,可以在南京医科大学遗体捐献纪念网站进行网上祭奠,王鸿生的名字也将刻在功德园的纪念碑上。
来源:
金陵晚报
作者:
通讯员 张小红 聂露露 记者 苏丽萍
编辑:
姜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