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农民工“回流”倒逼西部提升“软实力” 合理利用或成“劳动力蓄水池”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2-17 09:29:47

  宁可在家门口挣得少一些,也不愿背井离乡远赴他乡务工。春节过后,记者在西部用工大省陕西采访了解到,当地农民工加速“回流”趋势明显,去冬今春在陕西省内务工者数量首次超过省外。

  面对农民工“返乡就业潮”,企业不得不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软实力”比拼,以吸引愈来愈多在外“见过世面”、要求更高的务工者。专家表示,如能对农民工“回流”加以合理利用,将为西部省份提供新的“劳动力蓄水池”。

  部分农民工加速“回流”

  在深圳一家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工作6年之后,32岁的陕西周至人周亚卫选择回到家乡。2月11日,他来到西安一场外来务工人员专场招聘会寻找工作机会,一天转下来,他心里对自己的工作前景“有了底”。“现在西安的企业比以前多了很多,找一份工作应该不是太难。”周亚卫说,尽管预计到工资待遇会比以前差一截,但他所看重的是亲人团聚、生活便捷这些“隐性价值”。

  记者近日在陕西西安、咸阳、渭南等地采访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愿再承受背井离乡、远离亲人之苦,务工半径大幅收缩。甚至一些以往被认为向往外面精彩世界的“90后”务工者,也加入到了“回流”的大潮之中。一线城市高企的生活成本、落户门槛,东中西部之间日益消弭的收入差距,是促成农民工加速“回流”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东部就业农民工平均工资为2286元/月,中部为2257元/月,西部为2226元/月,差距已十分微小。

  在西部劳务输出大省陕西,出省务工人员规模在经历了持续多年的稳定后,也在2013年末迎来“拐点”。陕西省劳务交流指导中心主任付鲲鹏介绍说,2013年,陕西全省外出务工人员中在省内就业的占到总数的56%,达到389.3万人,省外就业305.2万人,本地就业人数首次超过外出就业人数。

  倒逼企业提升“软实力”

  与农民工加速“回流”相伴而生的,是外地企业赴西部招工热情骤减和本地用工需求旺盛。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陕西累计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45.6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8%,市场主体快速发育在增加本地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挤压外阜企业招工空间。

  记者在西安节后多场招聘会现场看到,往年数量不菲的陕西省外企业已寥寥无几。“这几年外地企业在陕西乃至西部招工越来越困难,去年公司一整年在西安也只招到了200多名长期工。”无锡市锦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孙天盈说。

  然而,“回流”而来的农民工并没有让西部企业迎来压缩用工成本的契机,反而“倒逼”其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劳动环境、增加工作“舒适度”,来吸引这些在外“见过世面”的务工者。

  雪花啤酒西安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孙信静告诉记者,眼下,“90后”年轻人已成为就业市场上的主力,“只有让员工舒心,他们才能对企业有归属感。”

  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尽管农民工大量返乡就业,但供需“结构性矛盾”广泛存在,也让不少陕西企业“抱着水缸喊口渴”。在西安,许多企业为拥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中高级技工开出的薪资大多为普工的2-3倍,却依然“一将难求”。西安市人社局职介中心策划咨询部部长张战仓说,由于用工紧张、流动性强,眼下一些企业不得不降低招聘门槛,以“先招聘后培训”方式缓解用工压力。

  与此同时,“软实力”提升所带来的隐性成本,将在客观上加快陕西本地企业转型升级。张战仓说,人社部门的统计显示,86.3%的西安被调查企业今春人工成本将上涨,平均涨幅在10%左右。“这一压力将迫使企业改变过去的粗放经营模式,直接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霍学喜表示,近年来,“用工荒”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使得普通劳动力有了改善工作质量、维护自身劳动权利的可能,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规制,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农民工的大量“回流”如果能被合理利用,将为西部省份提供新的“劳动力蓄水池”。专家指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劳动者素质,应当是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的努力方向。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记者 陈晨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