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两名游客戴上口罩游览北京天坛。新华社记者李文摄
刹车:生态红线就是发展红线
“要转型就要把生态红线作为发展红线,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项目,必须像踩刹车一样一脚踩死。”河北一位高官日前在内部会议上措辞严厉。
黄黑色的烟雾直排云霄,随风飘荡在村子上空;沿途不时可见一团团黑雾向北京方向涌去;空气中漂浮着一股铁锈味。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几个月前在某地钢厂附近看到的画面。虽然雾霾倒逼治理已成高压之势,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非法排污的企业照排不误,地方官员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国当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结构已到了非调不可的时候了。要转型就要把生态红线作为发展红线,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项目,必须像踩刹车一样一脚踩死。”河北一位高层日前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态,措辞相当严厉。
然而,在G D P考核指挥棒的引导下,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和迷恋G D P,以牺牲土地、牺牲环境、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的畸形G D P观并不少见。
今年11月,中央下发通知,首次提出坚决纠正唯G D P用干部问题;不久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又对地方政绩考核提出八项要求,明确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不再以G D P论英雄。
要治理雾霾、调整产业结构、压减产能,势必会对G D P增长有所影响。仍以河北为例,河北今年关闭了8000多家企业,据记者了解,这将影响今年河北G D P增长“一个多百分点”。河北已经调低增长预期,预计2014年G D P增速8%。
地方政府能否放下“G D P第一”的包袱是能否实现转型升级、治理污染的关键。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在地方特别是县级政府,重污染企业一般是纳税大户,有些地方政府口头上称放下G D P思维,但是仍不舍得割下这块肉。
山西省一家焦化企业副总经理告诉记者,上级部门出台了环保新标准,要求今年起施行,当地有一半以上企业不合格。为照顾这些企业,地方政府自己定了两年的“缓冲期”,即两年后才完全执行,这种保护落后的办法,说白了,还是G D P唯大的观念在作祟。
预期:2014将进入“逐步改善通道”
今年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治霾政策,保持了高压势头,但正如专家所言,改善“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刚刚入冬,晚上7点多,曾被誉为“河北第一村”的半壁店村文化中心前灯火通明、人流涌动。不远处,曾经给这座村子带来辉煌和荣耀的唐山众业不锈钢有限公司,即原来的半壁店钢铁厂,已被正式拆除。
9月,国务院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与以往不同的是,该文件首次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各地方政府要出配套细则,提出目标以及具体行动计划。
为了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河北省在治霾上决心“壮士断腕”,唐山众业不锈钢有限公司的拆除只是一个缩影。
据了解,目前河北在压减产能方面已关闭了8000多家企业,还打算淘汰80%以上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全部淘汰40吨及以下转炉和30吨及以下电炉。
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导致城市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能否有效减少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治霾成效。临近岁末,天津、杭州等城市加入了机动车限购城市行列,通过限号限行来控制机动车使用数量频率、降低排放将是城市治霾重点之一。
“今年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治霾政策,保持了高压势头,地方的决心也很大,即使气象条件不利,明年的天气也会比今年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今年雾霾的发生天数已达到52年来的峰值,他判断明年天气质量将进入改善的通道,“这是可以预期的”,但是改善“会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指出,今年以来“雾霾”两字吸引眼球,PM 2.5引起热议,解决环境问题要迈出更大步伐,也要有耐心定力。
2014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各地也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全国污染最严重的京津冀提出的年度目标尤为引人关注。河北省提出,到2014年,河北将压减1500万吨钢、1000万吨水泥、1800万重量箱玻璃、1500万吨煤;北京市提出,到2014年底,全市所有水泥生产线完成脱硝治理;北京市和天津市都提出,2014年将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热词点击
雾霾
霾,悬浮于大气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2013年,雾霾波及中国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雾都”大面积出现,就连中国空气最洁净的海滨城市三亚、海拔3600多米的高原“圣城”拉萨都未能幸免于“霾”。高速封路、满城口罩、出门迷路、学校停课……避无可避的十面“霾”伏之下,“雾霾”迅速成为2013年流行度最高的热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