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延迟退休一年推迟几个月 或从女性医生教师开始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2-11 15:21:52
  人力社保部副部长胡晓义昨天透露,近期引起社会热议的延迟退休政策将分步实施,可能会首先考虑从专业工作者开始起步,包括医生、教师等。国家将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等,最大限度降低延迟退休的不利影响。

  采取渐进式一年推迟几个月

  胡晓义表示,我国现行的职工退休年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现在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到了76岁。为了保证平稳过渡,不对当期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我国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

  胡晓义介绍,所谓“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第一,要有一个预告期,提前几年告知社会。第二,要分步骤,可能会首先考虑从现在规定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先开始起步。第三,延迟退休年龄一定是要“迈小步”,以“一年提高几个月”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来,用较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完成平滑过渡。

  首先考虑专业人员具合理性

  对于首先考虑的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胡晓义举例说,“像专业工作者,先从这部分人群开始。”而对于何为专业工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解释说,就像医生、教师等这类专业技术人员,女性的退休年龄是55岁,但这类专业人员往往越老越吃香,如果从她们开始延迟退休年龄,很具合理性。实际上,有很多地方这部分人员的退休年龄已经在后延了。

  九成以上民众反对延迟退休

  我国将实行延迟退休的消息公布后,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很多网站都针对此事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民众都极力反对该政策的实施。网民们提出的反对理由主要包括老年人迟迟不退休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原本就不缴社保还能享受优厚养老待遇的公务员群体会因此受益更多,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延迟退休会增加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减少养老金的领取时间,损害个人利益等。

  人保部回应延迟退休三大顾虑

  顾虑1挤占年轻人就业岗位

  目前就业局势仍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而且重点还是在青年就业上,从短期看可能会有一些矛盾,但从长期看这个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真正的出路在于创造性的岗位。比如说我国已经有2亿多老年人,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增多,相应的需要社会服务,本身也就产生岗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现在随着年轻人上大学、研究生、博士,就业的起点年龄也越来越晚,如果还是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意味着创造财富的人越来越少,消费财富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延迟退休是从全局考虑,考虑如何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增强社会活力以及增进老年人的社会福利。

  顾虑2公务员群体受益更多

  目前公务员的退休政策,都是依据《公务员法》以及其他法律来执行,而延迟退休是社会的总体政策,不是单对哪一个群体而研究。就我所知道的信息而言,我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个人提出过率先延迟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建议。同时,养老制度肯定会实行并轨,也将遵循渐进式原则,内部也要解决已经退休、将要退休以及很长时间尚未退休人员之间的关系,使得改革不会产生大起大落的矛盾。

  顾虑3增加缴费年限损害个人利益

  有一个基本的关系是,实际上工资的增长比养老金的增长要快,多工作一年多缴费一年,工资基数就越高,最终养老金的水平也就更高。未来的政策也会考虑到这一点,强化养老保险激励机制,缴费年限长缴费多的人将更加受益,绝不让多缴费的人吃亏。

  在延迟退休的同时,国家还将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强化养老保险激励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等,最大限度降低延迟退休的不利影响。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