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的色彩、时尚的外形、持久的续航能力、智能的防盗系统……这些都是电动自行车产品研发、生产以及上市宣传的侧重点。然而,在这些显而易见的功能背后,电动自行车内部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防水、阻燃问题正在被人们忽略。
据央视报道,“不久前,北京一家商场发生火灾,导致两名消防员遇难。事后有关部门认定,这起事故竟是由商场内一辆电动自行车自燃引起的。”
无独有偶,11月28日,郑州金领寓小区车棚内电动自行车充电意外起火,棚内150多辆车均被烧成废铁。
上述案例只是电动自行车因短路造成火灾的冰山一角。据苏州媒体报道称,仅去年,该市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97起,并且呈逐年增多趋势。上海媒体在报道中也称,“近两年,上海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每年高达100余起。”
与此类火灾逐年增多相对应的,是不断增长的电动自行车市场。中国自行车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年国内电动自行车每年的产量都超过了3000万辆,去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3505万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种低碳、环保且出行灵活、快捷的“方便车”,反而成了“危险车”?来自中国自行车协会和天津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逐一为消费者揭开了迷思。
12月1日,在北京欧尚超市自行车销售专区,一位消费者正在挑选电动车,价格、款式成为其选择的重点。
消费市场
国内保有量即将突破2亿辆
防水和阻燃问题被忽略
清晨,在北京城区的任意一个路口,红色交通灯转变为绿色的瞬间,冲出“起跑线”的除了一眼望不到头的汽车长龙,密密麻麻、五颜六色且灵活穿梭的电动自行车队也格外抢眼。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白女士便是电动自行车队伍中的一员,每天她都会从自家六层楼的窗口顺出一条近二十米长的电线,给摆放在楼道门口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她告诉记者,自己家里共有两辆电动车,一辆粉红色的自己用,无论是去两站地外的大型超市,还是稍远些的公园,每天必须骑着这辆车出行。另外一辆银灰色的电动自行车则是给父亲使用,每天往返于北三环和南二环之间。
部分产品的电池外部并没有防水措施,进水后容易短路。
“为了买这两辆车,我前后咨询了近半年的时间,除了逛专卖店,见到骑电动车的快递员或是地产中介也会问几句,关注的无非就是续航能力和防盗系统。”白女士这样告诉记者。在她看来,“电动车毕竟不能随时充电,因此,除了电池能够维持的基本行驶里程外,最好还能有相应的续航功能。另外就是防盗系统,现在的生产厂家推出了各式各样的防盗功能,有的电动车可以自动生成身份信息,然后通过GPS定位防盗,还有的车辆一旦发生异常移位,系统就能第一时间向车主发送报警信息。”
11月29日,中国自行车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组数字,“近几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产量每年都超过3000万辆,去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3505万辆。估计当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约为1.62亿辆,很快就将突破2亿辆。”
不只是普通消费者,电动自行车也成为部分行业的标配。和白女士家一墙之隔的商业街上有一家快递公司的配送站,门口经常停着一排电动自行车,最多时能达到十余辆。而在相邻的地产中介公司,所有工作人员几乎人手一辆电动车。对于这些工作人员来说,电动自行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代步,“速度不能太慢,电池容量要比较大。”
除了颜色、款式、续航能力、防盗系统等显而易见的功能外,隐藏在电动自行车内部的防水、阻燃问题并未受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发生火灾的概率太小了吧,即便是厂家或销售商也很少提到这些问题。”对于记者的提问,白女士有些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