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理财投资
个人信用对贷款影响最大 如何保护自己的信用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1-25 15:09:56

  马云最近公开表示:“我们在阿里小微金融服务这块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想做的不是金融,我们想做的是信用体系。”中国不缺金融,缺的是一套消费者的信用体系。

  “我不知道我的信用怎样,应该没什么问题,我的信用卡都是按时还的。如果能查,我还是要查询一下,省得以后贷款的时候出问题。”在《投资与理财》记者的随机采访中,薛先生如是说。

  从10月2 8日起,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服务试点从原来的3个省扩至9省市(区)。在试点期间,凡持有9省(市)身份证(即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为32、51、50、11、37、21、43、45、44)的个人,均可上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有业内人士预测,与个人经济生活最为密切的个人信用,未来可能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11月6日中国首家网络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仪式上,马云谈及信用的一番话,被媒体大量转载。马云在现场表示:“我们在阿里小微金融服务这块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想做的不是金融,我们想做的是信用体系。”中国不缺金融,缺的是一套消费者的信用体系。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被称为“经济身份证”的个人信用未来将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用对贷款影响最大

  “我贷款的时候,才发现个人信用的影响挺大的。”准备贷款买房的孙强向《投资与理财》记者说。

  记者向银行人士了解到,目前大多数银行要求贷款人不仅无不良贷款记录,而且贷款人“资信良好”也很重要。针对“资信良好”方面,银行工作人员提示,日常的金融消费不注意,可能会留下不良记录。

  周燕有了一次信用卡逾期还款的不良信用记录,她十分担心这会影响今后申请贷款。不过,银行人士表示,如果逾期还款是不连续的、次数很少的偶然情况,就不用太担心。多家银行目前采用的是“连续3次、累计6次”的标准。

  “在目前情况下,个人信用对个人贷款方面的影响最大。最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可能贷不到款。”北京安融惠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平告诉记者。银行人士也证明了这点,不良征信记录对于借款人办理贷款的影响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降低借款人的贷款成数;二是使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上浮;三是不良征信记录较严重的借款人,银行将不受理贷款。

  电话欠费都会影响信用

  “以后尽量不让电话欠费了。我有两个手机,有一个不经常用,大多时候是欠费以后才去缴费的。”业务员张飞对记者说。

  在央行公告可查询的信用记录中,可以显示包括用户的欠税记录、民事判决记录、强制执行记录、行政处罚记录及电信欠费记录。据记者了解,目前个人信用报告中,电话欠费记录仅限电信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查询记录部分还包含了用户的信用报告在最近2年内被查询的记录。夏平对《投资与理财》记者说:“今年3月15日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规范了信用信息提供者、使用者、征信机构、信息主体、监管机构的征信活动,确立了个人征信机构需要在个人信息主体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采集和对外提供使用。”

  这份报告将会作为金融机构最终做出相关业务评判的参考指标之一。

  业内专家介绍,未来有可能把水电费缴纳都纳入信用评估参考的范围。信用报告的使用除了金融领域,已延伸到政府和社会管理领域,未来将逐步在人事管理、评优评先、出国申请、司法调查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保护自己的信用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买的2000元的东西不合适,就退款了。但一段时间以后,银行信用卡部门给我打电话,说我还有2000块钱没有还。我当时就懵了,后来一查询才知道,银行自动默认,把退款算到下一个还款周期了,而我当时钱退回来,就不用还信用卡了。”王鹏说,他随后致电银行信用卡部门,说明具体情况,申请取消此次不良还款记录。

  “银行后来答应取消此次逾期记录。”业内专家介绍,个人信用的信息都是各家金融机构或合作机构整理、提交到人民银行的,不排除存在误差的可能性。如果你发现信用报告中记录的信息与事实不符,可以向人民银行提出异议处理。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拨打全国客服电话4008108866;另一种是直接到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现场书面申请。也可以向相关机构申诉,要求其登载“个人说明”。

  “那真有不良记录该怎么办?”苏芮为此担心。

  据了解,报告中已存在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其保存期限为“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超过5年将予以删除”。这意味着,每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不会一直存在信用报告中。

来源: 投资与理财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