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美食控两三个月里牙齿脱落一半 老年人缺牙问题很严重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1-25 09:27:52

  关于老年人的牙齿,有这么个说法: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看看他们老人嘴里有多少颗牙齿。按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牙齿健康的标准是,80岁的老年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所谓的功能牙,就是能正常咀嚼食物且不松动的牙。

  但在国内,有调查显示,目前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标准的老人不到35%,而全口牙脱落的老人有10%,大牙脱落的有36%。这就意味着,在我国,老年人中缺牙问题十分严重。

  “没有牙齿并不一定会影响生命,但一定会影响生活质量。”杭州绿城口腔医院院长邵现红主任医师,在做客本报第202期名医大讲堂时说,想要改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关键是教会他们进行正确的口腔保健。

  八旬老人因缺牙天天躲书房

  咀嚼和语音,是大家熟知的牙齿两大功能,如果没了牙齿,说话就会漏风;如果没有牙齿的咀嚼,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甚至影响全身健康。

  “接诊过的患者中,有一位身高175厘米的郑大姐,她非常爱美食,但任凭她怎么吃,身体却日渐消瘦。身边的人都担心她得了某种重病,可她做了两次全身检查都没发现问题。后来还是因牙疼到牙科就诊,才找到消瘦的根源在嘴巴里。”邵院长说。

  他给郑大姐做口腔检查时发现,她的一半牙齿在两三个月集中脱落。正因她吃的食物没经过牙齿的充分咀嚼,影响到后道的消化吸收,以致吃再多的东西还是变瘦。不过,把缺失的牙齿补上后,她在一年里重了13斤,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有明显提升。

  除了咀嚼和语音功能外,邵院长说,牙齿还会影响面容和自信。一方面,缺牙会引起面部骨头的缺失,这也就是为何牙齿掉了后,脸会慢慢变小;另一方面,牙齿缺失后,咀嚼、语音、面容等受到影响,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形象很差,于是没自信去社交。

  邵院长说:“有一位89岁的老大爷,30多年来,上排牙齿一颗颗脱落,到最后一颗不剩。虽已这么大年纪,可他还是强烈要求装上假牙。后来听他家人说,没装假牙前,他天天都躲在书房里。”

  牙周病是导致成年人缺牙主因

  而导致成年人缺牙的主因,就是日渐突出的牙周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牙龈出血或牙痛。目前,各大医院口腔科的大部分患者,就是这类人。“我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为啥我的牙还有这么多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

  邵院长说:“牙齿上,日积月累的残留污垢,就是牙结石,这正是牙周病发生的根源所在。”最好的对策是,除了每天刷牙外,还得定期洁牙,一年两到三次最佳。不少人会牙龈出血,有的会说是缺维生素,也有的觉得是牙膏不够好。事实上,牙齿有99%由无生命的物质组成。即使吃了药,对牙齿局部的效能也是微乎其微,必须经口腔科医生的特殊处理来解决。

  口腔健康的保持,不能由牙医代劳。他们只能给予指导,并在你出现问题时帮忙解决,重点还是要每天坚持正确刷牙,及时清洁牙缝。

  对于那些已失牙的老年人来说,邵院长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去修复。如果有人觉得,传统的镶牙和种牙要跑多次并等一段时间会比较麻烦,现在临床上已实现了即刻种植,利用计算机导航技术,马上就能把牙齿种上,当天就能正常使用。

  “绿城口腔医院,每年都要接诊30—70例全口牙缺失的老年人,且不少患者的年龄已爬上80岁了。广大老年朋友,只要你的身体状况允许,都可种牙。”邵院长说。

   【互动问答】

  网友杭州驾校:我的牙齿为什么越刷越黄?不是牙齿本身的问题?

  邵现红:一方面要看看自己是否在用一些药物牙膏,如果是的话赶紧停用;另一方面看看是不是牙齿磨耗较厉害,露出了牙本质;另外,看看牙结石是否有较多的积压或是牙齿着色较严重。是的话,就上医院进行特殊处理。

  网友西じ☆ve界:牙齿基本掉光了,用假牙需要注意什么?

  邵现红:首先要选一副合适的假牙,且假牙不是永久的,需要定期更换。另外,活动假牙每天晚上要拿下来刷干净,泡在清水中。

  网友乐丫:我经常口腔溃疡,喷了西瓜霜以后,牙齿上就黑黑的,刷牙也刷不掉,是什么原因?

  邵现红:那是因为西瓜霜的色素沉着在牙齿上了。刷牙要是刷不掉的话,就需要通过洗牙来完成。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