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东站广场一到夜晚就成了舞场,很多市民在大音箱下起舞。
“舞动”广场健身噪音污染扰民
社会学者建言,解决由此产生的冲突,需加大公共娱乐设施建设投入
阅读提示| “你的微博,里面辣妹很多……”夜幕降临,昏暗的灯光下,在瀍河区东站广场,音箱脚架把两个音箱架起2米多高,在广场中央放着《伤不起》、《老婆最大》等网络歌曲,随着强劲高亢的音乐节奏,100多名男女老少,动作整齐划一,有节奏地踏步,并不断变换着扩胸、伸臂、扭腰、转手腕等动作。这种场景,就是流行甚久的广场舞。
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广场舞爱好者过亿人,主要人群是40岁到65岁的中老年妇女。每当晚饭后,不管是公园还是小区内广场,都有一群大妈在尽情地舞动着自己的身子,打发时间又锻炼了身体。茶余饭后活动一下身子,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广场舞带来的高分贝噪声也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舞者和居民甚至因此而造成冲突。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在洛阳,广场舞给一些人带来闲适愉悦的同时,也让不少居民饱受鼓噪之苦。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调查。
夜幕下,广场舞深受中老年妇女青睐
探访
11月17日晚上7点30分,记者在九都西路,世纪华阳18、19号住宅楼楼下商品房前的空地看到,来自周边小区的100多名以妇女为主的中老年人,排好队形,着装整齐,红上衣、白裤子,三人一排列队围着一个音响整齐地做着操。“套马的汉子你在我心上,我愿融化在你宽阔的胸膛……”嘈杂的声音让人难以忍受。在西侧约15米远的地方,还有几十名市民在一家珠宝店的门前,借着珠宝店大屏幕上的光线,在音乐声中紧跟节奏,摇摆起舞。
记者走访发现,近乎一样的热闹场景在洛阳并不少见,每到夜幕降临,马路边空地、广场、居民楼下空地等,总有来自四面八方数量不等的人,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地集结方队,在震耳欲聋的音乐伴奏声中翩翩起舞。
家住唐宫东路洛阳起重机厂家属院的杨阿姨,今年50多岁,已退休。现在,她最开心的事就是晚饭后准时到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南门)前的广场上和姐妹们一起跳舞。杨阿姨告诉记者:“到广场上和大家一起跳跳舞,聊聊天,既锻炼了身体也认识了朋友,生活圈大了,整个人也开朗了。我女儿说我比刚退休时看着年轻了。”在杨阿姨的带领下,女儿晨晨也加入跳舞行列,她告诉记者:“每天在电脑前工作,一坐就是一天,没有时间锻炼,下班回家后疏于和父母沟通。现在和我妈一起来跳广场舞,一来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二来还可以拉近和父母的距离,走进他们的朋友圈。”
喜欢的兴致勃勃,不喜欢的不胜其烦
态度
跳个广场舞,还能交交朋友,有人诉说心事,排解寂寞孤独的负面情绪。这对很多和杨阿姨一样的中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
家住唐城花园的底先生告诉记者:“我家正对着东站广场,仅一条马路之隔,窗户打开,屋里比广场上还吵。在客厅里看电视都要把声音开得很大,打电话要躲在南边的阳台上。我们不反对老年人跳舞,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把声音开得那么大?他们想在黄金时间锻炼,我们也想在那个时间段加班、看电视。”采访中,业主金女士向记者表达内心的想法:“我们工作一天回到家,就是要清静休息的,可是楼下的音响咚咚咚地响,怎么能休息?跳广场舞的时间大多是晚上7点到9点多,孩子还要写作业呢。其实只要声音小,就是跳到后半夜也与我们无关啊。”
对此,不少网友也有各自的看法——
网友“年轻无极限”:广场舞是个不错的活动,跳舞不会扰民,音乐太大而且放的时间不合适才是扰民,别太早或太晚,
网友“与月神共舞”更是抱怨:“东车站广场上晚上的广场舞,播放的音乐震耳欲聋,噪声扰民,严重干扰了唐城花园居民小区(特别是临广场402、403、404、405号楼)居民们的正常生活和孩子们的学习,坐在家中犹如身处闹市,可见播放音乐声之巨大,居民们不敢奢望其停止活动,只希望其降低音量。”
网友“闲看猪飞”:在不影响他人休息的情况下,我是支持的。但是因为我想跳,所以你们就要忍着,我坚决反对。
双方发生纠纷调解处理难奏效
管理
跳舞健身,缓解疲劳,让心情调整到愉悦状态本来就“无可厚非”;反对噪音污染,争取安静的生活环境也是“理所当然”。
在采访中,一些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向记者表示,对于由业主组织的广场舞只能采取劝说的办法,并没有强制管理的权力。而且纠纷双方都是业主,一方要锻炼,一方要休息,两边都不敢得罪。
“我们是服务行业,在这跳舞的基本上也都是小区里面的业主,我们只能起到提醒作用,不能让声音太大影响到居民休息。但是否听,还得看跳舞的人。在九都西路世纪华阳18、19号楼下,业主和舞者发生口角情况经常不断。”世纪华阳的物业部门工作人员说,“接到业主投诉后,我们去劝说把音量调低,可是转身走了声音就又大了,还有跳舞的人说跳舞就是需要气氛,声音要大。到底如何协调,我们也很头疼。”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8月,业主对18、19号楼下的广场舞噪音投诉得特别厉害,物业工作人员前去劝说,不料被跳舞者殴打一顿。
当面交涉不起作用,很多人想到了政府部门介入,但是该向谁投诉?洛阳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职责,环保部门管理的是施工噪声,公安部门管理社会生活噪声,而广场舞噪音属于社会生活噪音,归公安部门管理范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实际执行中,相关职能部门往往对产生的纠纷采取调解的办法。但是,劝导和说服的方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东关派出所治安管理大队的民警告诉记者:“一边是居民投诉,一边是老年人跳舞锻炼身体,我们只能尽量劝导,在双方都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各自活动。我们没有测分贝的仪器,无法限定分贝,而且广场比较大,跳舞人又多,声音降得太低也不现实。”
建言
解决冲突,需加大公共娱乐设施建设投入
对于广场舞,有人爱之,有人不堪其扰。放眼全国各地,广场舞引发的风波一直没有停歇过。今年4月,成都一小区内,楼上住户因难忍广场舞音乐的困扰,一气之下向跳舞人群扔水弹。今年6月,苏州某小区内,一位业主不满楼下跳广场舞的声音,下楼与跳舞的阿姨发生冲突,打伤跳舞者,随后,业主还在楼下广场铺满碎玻璃和砖石。今年8月,家住昌平区的史某男子嫌跳广场舞噪音大,鸣猎枪放藏獒冲进跳舞人群。今年10月,家住武汉市京汉大道中心某小区的陈女士和朋友们在小区楼下的广场上跳广场舞,突然从旁边楼房飞来了一大堆粪便,一群跳舞的人被浑身弄脏。
对广场舞引发的冲突,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李华伟受访时认为,广场舞已成为一种群众文化特色,大家增强健康意识是好事,居民想要安静的生活空间也没错。双方的冲突,实际上是两种休闲放松方式的冲突。李华伟说:“如今建筑群见缝插针,留给市民健身的地方不多,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还应加大公共娱乐设施建设的投入。在未来的规划中,文化娱乐场所应该配套跟进到各个生活社区,在贴近居民区的地方建立一些适合基层群众的体育场馆。把喜欢锻炼的居民吸收到不同的场馆中去,既锻炼了身体,又能保障其他居民休息。”
相关链接
法规先行,为广场舞“减噪”
2012年,上海《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草案)中规定,每日22时至次日6时,在毗邻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公园、公共绿地、广场、道路等公共场所,不得开展使用乐器或者音响器材的健身、娱乐等活动,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湖南浏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由居民代表、广场舞代表、相关部门共同制订相关细节,出台了“广场舞公约”。
2014年,广州将出台《广州市公园条例》,对广场舞拟出“四限”办法:限音量、限时段、限区域及限设备。在公园安静休憩区进行喧闹的健身娱乐活动,将面临200元至1000元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