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回应汉语改成选修课称是尊重个体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1-14 10:04:24
采访结束时,这位90年出生的小伙子,说了这么一番话:
王昆:我想让大家有些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有一些碰撞、争鸣、差异,因为只有差异,才会有共识。我觉得这件事情出来,至少让相当大一部分人重新关注了大学汉语这门课,让社会,以及其它高校,也来关注这个事儿,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推动问题解决的一种方式。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在网上发布消息称,经过沟通协商,下个学期人大将继续开设大学汉语课程,归入选修课类别,课程为2学分。校方昨天最新回应称,大学汉语课不等于母语教育,必修变选修不等于弱化教学,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将进一步提升母语教育。
校方还表示,改革的目的在于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性的学习需求。之所以做出如此调整,无关乎“国际化”,而只是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的热情一直不高,多次课程测评的综合排名都仅在倒数第二位。
热情不高是否就要转为选修?既然我们重视汉语教学,我们是否能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找到学生热情不高的原因进而改进它?
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沦为选修,到底是学校不重视母语教学,还是学生不重视母语学习?大学汉语课改,会不会弱化母语教育?针对这些问题,人民大学宣传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会在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媒体及舆论的这些质疑,一一作出回应与答复。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作者:
编辑:
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