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自去年起采用了新版认证标志,与旧版标志相比,新标志上加设了防伪的有机认证码,消费者可凭此查询有机产品的“身份”。图下方为旧版认证标志。(本报资料图)
浙江在线11月14日讯家住杭州流水苑的陈女士是位“有机控”。最近,她到超市买菜,发现以前蛮多的有机蔬菜好像比以前少了,挑来挑去就那么几样。
早两年,作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一种品类,不少超市都时兴销售有机蔬菜,各种打着“有机”牌子的农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不过,最近,记者采访了杭城多家超市发现,目前已有一些超市的有机蔬菜柜台出现“瘦身”,更有超市不敢卖有机蔬菜了。
另一边,对于鱼龙混杂且花费颇高的有机认证市场,在浙江愿意生产有机产品的企业也是越来越少。浙江认证的有机产品证书从最初的上千张,到现在只剩588张。
销售环节
超市里卖的有机蔬菜
比以前少了
家住城西的家庭主妇妙妙前不久怀孕了,想到家门口的大卖场买点新鲜有机蔬菜吃,没想到在超市里面转了一圈都没找到。“早几年感觉有机蔬菜挺多的,现在想吃却买不到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城包括华润万家、乐购、沃尔玛等多家超市都没有销售有机蔬菜。想吃有机蔬菜的消费者还只能上少数几家高端超市和大型连锁超市。
前天下午,记者来到朝晖路一家精品超市,超市一楼的两个蔬菜柜台上,摆满了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其中一个柜台上,有胡萝卜、菠菜、番茄等十几种有机蔬菜,但跟普通蔬菜堆放在一起。在所有蔬菜中,其比重不到四分之一。“绿叶蔬菜中有机的只有菠菜,可选的种类不多呀。”一位年纪稍长的大姐挑了一会,最后还是走向普通蔬菜柜台。
“我们有机蔬菜的柜面是在缩小,品种也少了一些,大概缩了三分之一。”杭州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分管有机蔬菜的经理告诉记者,有机蔬菜柜台“瘦身”早从去年就开始了。以前该超市有两组有机产品专柜陈列,现在只有一组了。
有机蔬菜品种减少,供应商也在逐渐消失中。市区一家以销售有机产品著称的高端超市负责人表示,该超市有机蔬菜的供应商已经比以前少了,只剩下实力雄厚的4个厂家。“前两年有些厂家的有机认证一年到期后,没有续证,最后被转为普通蔬菜销售。”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超市负责人向记者坦言,超市不想卖有机蔬菜这个品类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有机蔬菜是针对特殊人群的高档消费,价格高,销售量不大。另一方面,市面上的有机蔬菜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机,消费者是有疑虑的。“现在的超市也是深知这点,所以宁愿把好一点的普通蔬菜摆出来,也不会去做售价高却卖不动的有机蔬菜。”
有机认证市场复杂,有的花钱就能搞到证书
生产环节
早两年,有机蔬菜作为生鲜产品中的“高富帅”,成为超市走高端路线的采购必需品。现在怎么反而出现“淡出江湖”的感觉?
采访中,一位有机蔬菜柜台经理称,现在的有机蔬菜认证不像前几年那么宽松,从田头到餐桌,称得上有机蔬菜的要面临多重的门槛,包括种植有机蔬菜的土地以及品种等都有着严格的管控。有机认证的门槛提高了,有的企业拿不出认证,只能撤出这个市场。
这位负责人直言,前两年,有机认证市场情况比较复杂。“不管是有地还是没地,地大还是小,种植的品种是多还是少,都可以拿到认证资格。有的企业通过认证后,甚至还在使用标签时动手脚。比如拿到了有机认证份额,包装后100克一盒装的蔬菜贴一张认证标签,但他也可能贴在1000克规格的盒子上,盒子里的蔬菜却是‘注水’的。早几年,有机的概念被滥用,有机产品口碑也是越做越烂。”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方丽槐透露,有机产品认证是市场化运作,企业交钱,公司认证。认证过程中,有机认证公司到底把关的标准有哪些,严格不严格,很难说清楚,甚至不排除一些有机认证公司为追求利益而对生产企业“放水”。
他提到,农业部门对绿色食品的审查把关很严格,金华一家农产品生产企业曾经向他们申请绿色食品,因为不符合条件,申请被退回去。然后,就在上个月,这家企业却拿到了有机产品的认证。
浙江有机产品证书近两年锐减一半
目前,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并不鼓励浙江的涉农企业搞有机农产品。方丽槐就曾“浇灭”杭州一家涉农企业搞有机产品的热情。他介绍,早几年,到这家涉农企业考察,在获悉企业想搞有机农产品的消息后,他对这家企业老板说,“你这里不适合搞有机农产品,你的蔬菜基地不远处有工厂……”后来,企业老板一番思考后,主动放弃了有机农产品认证。
省农科院研究农产品安全技术的专家说,不使用人工合成物质如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种子或种苗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有机产品的生产对环境和生产过程要求严格。但是,现实的生态环境下,农业生产不用化学投入品,要实现大面积的优质农产品丰收,比较困难。
据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所有认证机构在浙江认证的有机产品证书约588张。而“最早时候,浙江有上千张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省质监局合格评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省质监局合格评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有机产品证书这几年越来越少,一部分原因是涉及有机产品的企业主动要求认证机构撤销。
比如,作为省内第一家申请有机认证的腌制品公司,浙江秋梅食品有限公司曾拥有有机玉米、倒笃菜等两个认证证书。大约两年前,这家公司因为投入大而回报却不高,选择退出了有机市场。
未来发展
高端超市仍想做大
这块蛋糕
去年新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实施,此规则被称为“史上最严”。新规规定,出厂销售的有机产品将统一加施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含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唯一编号(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标识)。新标志防伪性强,加施数量控制严格,应用在每个最小包装单位上。新规特别规定,“农残指标不得检出”,20多个农残指标由“限制数量标准”变为“零残留”。
“以有机蔬菜中的青菜为例,生产企业拿到两万份有机认准标签,假设一份有机青菜是250克规格的,但是这块地产量超过了两万份,多出来的青菜就算是按照有机蔬菜标准种植出来的,也不能贴上有机认准标签。反过来,如果这片青菜在种植的过程中,遇到了洪水、暴雪等自然灾害,产量减少了,多余出来的认证标签也不能用在其他的青菜上。”上述负责人称。
有机蔬菜的认证门槛高了,供货商减少了,市场反应如何呢?
记者从几家在售有机蔬菜的超市了解到,前两年有机蔬菜刚流行的时候,超市都是亏本做生意。但今年以来开始小有盈利了。
“整顿有机认证市场,对于整个行业是个好事情。可以说是大浪淘沙,一些山寨货已经被清理出队伍。”
有高端超市表示,现在一些卖场不做有机蔬菜,高端超市更要坚持做。“这块市场需求还是有的,只要招商中严格索证,对于我们,有机蔬菜还是要扩大销售的。”
- 相关链接
有机农产品
不代表是最安全的
个别产品
甚至查出“农残”
“消费者对‘有机’存在认识误区,实际上,就目前而言,有机农产品并不是最安全的农产品。”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5月,相关部门对全省有机产品(部分)进行了监督抽检,其中苍南县五凤香茗茶叶专业合作社一批次绿茶样品、苍南县翠龙茶叶专业合作社一批次绿茶样品均检出多菌灵残留,庆元县濛洲有机食用菌产品有限公司1批次有机滑菇(干)中检出氯氰菊酯残留。
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强等专家认为,有机蔬菜里的“李鬼”现象,主要原因是不法生产企业贪利主动造假,有些是持有有机标志的厂家故意超标使用范围,有些是第三方认证机构为了赢利审核不严等。
王强说,有机蔬菜并不能百分之百地表示安全。以前,有人曾把能杀虫的植物放入水里浸泡,浸泡液浇灌在蔬菜上代替化学农药杀虫。虽然这种做法符合有机蔬菜的生产标准,但有些能杀虫的植物可能会浸泡出有毒物质一样能危害人体。
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如何判断有机农产品真伪?
第一招,选择品牌生产单位或品牌认证机构确认的有机农产品,可以登录国家认监委相关网站,对企业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进行查询和核实;第二招,仅凭卖相好坏,很难判断是否为有机农产品,但如果颜色特别鲜艳,卖相特别好,大家则应予以怀疑,比如,蘑菇特别白,可能涂过荧光粉,海带特别翠绿,可能添加了一些违禁物品;第三招,消费者要慎买有机的反季节蔬菜;第四招,目前在市场上茶叶、香榧、山核桃等这类经认证的有机农产品可信度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