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与农产品基地负责人洽谈
电商“双十一”的硝烟预示着一年的消费旺季已经来临。为了把握好一年最后的好行情,今天,一场旨在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浙商与现代农业之间产销对接、投资合作的“全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山区农产品基地对接会暨浙商投资现代农业推介会”在衢州举行。
今年,受接踵而至的市场低迷、罕见干旱、台风等因素影响,我省农民增收道路可谓重重困难。尤其是受团购、礼品、餐饮市场变化的影响,部分中高档农产品出现价格大幅下跌、库存明显增加等现象,如坚果皇后——香榧价格由最高的250元至300元/斤降至100多元/斤,优质名优茶价格和销量下降三成。
如何破解农产品产销面临的新难题,因此成为此次对接会上的焦点话题。
一场阵容强大的浙江农产品产销对接昨在衢州举行
优质农产品:洗尽浮华再出发
政府助农户赶场
尽管是一个全省层面的对接会,但是现场却没有鲜花、没有横幅,也没有铺张的宣传海报,场地也只是在衢州宾馆的一个会议室里。然而,参会者的阵容却让人眼睛一亮:我省各地的所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负责人,还有11个市和各县(市、区)的涉农部门负责人。祐康食品、振宁牧业、青莲食品等省内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都前来参会。
最吸引眼球的要属来自全省26个欠发达县(市、区)的农业大户,他们带来了当地最精致的农产品,在会场周边做起展示。与会的省农业厅产业处处长吴新民告诉记者,欠发达县大都地处山区,生态优势明显,农产品品质高,但同时地理位置偏远,群众增收难度大,政府要帮助农民多赶场,抓住每次机会帮助促销农产品。事实上,此次对接会上,我省共推出了150多个现代农业招商项目和100多个农企对接项目,其中半数以上来自欠发达地区。
对接会场地虽小,却让农业龙头企业与山区农业基地对接变得更加顺畅。经过各县(市、区)负责人一番推荐之后,产销双方很快进入洽谈、签订意向协议环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洽谈,有6个农企对接项目和6个浙商投资现代农业项目的双方负责人当场签约,对接额和投资额分别达5.1亿元和16.2亿元。
首次拿下大单的常山县龙翔养殖有限公司代表张雪高在签完合作协议后,激动不已:“能与浙江青莲食品公司这样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签下合作协议,多亏政府搭建的这个平台。”
不少农业企业老总和浙商表示,山区拥有的优良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是他们建立农产品“第一生产车间”的首选地,期待通过对接会这个平台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能与山区农产品基地擦出火花甚至牵手成功。
精品不等于礼品
曾经,“卖难”基本与浙江的优质农产品无关。
受益于单位团购和送礼消费,许多主打精品的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基地日子过得很舒坦,产品没有成熟,订单已经扑面而来。礼品采购平均占到了这些农业经营主体的40%左右,最高的甚至达70%。
“就靠这几个大单位,一年的生意也就够了。”衢州果汇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志辉说,他们去年之前一直立足于本地市场,其中,单位团购占了公司销售额的40%。这样的情况同样适合一些出产高档果蔬企业和其他基地。
转折出现在去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吃喝风、送礼风得到有效遏制,这让原来走礼品路线的精品农产品大受冲击。市场的变脸来得太猛、太激烈。优质春茶就是典型例子,往年春茶还没萌芽,就已经被预订走了,今年迟迟没有订单,变化快得出乎大多数茶业企业预料,一半龙头企业效益大幅下降。
“精品农业不是礼品农业。”松阳县农业局产业科科长吴金水告诉记者,在无情的事实面前,不少交了昂贵学费的企业学到了这一最珍贵的知识。茶商们主动放弃了高价和高端,大打“性价”牌。过去动辄几千元的高档礼盒基本销声匿迹,传统的铁盒、纸盒则重受青睐,简易包装、小包装甚至散装茶越来越常见。标价也走起了实惠路线,300元至800元一包的茶占据大半江山。
脱去奢华外衣后的精品农产品充分展现出了市场亲和力。常山齐龙果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齐君今天就带来了他最新包装的香肠产品,只用最简便的塑料袋。“从今年开始,我们放弃以前礼品包装,全面转向简易包装,仅包装每斤香肠节约了12元。”陈齐君说,一举打入了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目前供不应求。以高档著称的景宁惠明茶,今年也从礼品茶转型,在中端大众市场销量提高了25%。
农产品“触电”初体验
在以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等新型主体为主角的对接会上,政府和市场并没有遗漏掉占据更大比例的千家万户小微农业主体。
单家独户经营,看到其他人种什么效益好,马上就跟风,产品依靠贩销户收购。这样的销售模式在我省许多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仍占据主要份额。吴金水说:“这种销售方式不稳定,中间环节多,常被压价,最终受损害的还是农民。”
“目前,解决山区农民对接市场难题的最可行出路就是上网。”与会的遂昌县副县长黄俊以遂昌的经验说服大家。与大多数欠发达县一样,遂昌县地处山区、生态屏障地区,农产品品质优异但苦于缺乏渠道。3年前,遂昌大力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创造了农村电子商务的“遂昌模式”。每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以200%的增速发展,截至10月,今年已完成网上销售额2.5亿元。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也让当地农民分享了盛宴。
“今年,我在淘宝和阿里巴巴各开了一个网店,淘宝的做零售,阿里巴巴的做批发,短短一个月就卖出了500多斤的春茶,销售额就达到了10多万元,弥补了损失。”每天忙着给各地的茶商发货的松阳笑莲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莹十分认同遂昌的做法。
实际上,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我省农业产销对接转型突破的重要窗口。就在上周,首届诸暨香榧节聚划算团购活动,创造出了3天销售1.2万斤的网售香榧纪录。纪录创造者就是省供销社下属的兴合电商。省供销社业务处副处长方志文说,全省供销系统正致力于参与省里大力发展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地方特色馆创建。目前,继龙游馆上线后,德清馆等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将上线。据统计,兴合电商平台今年1月至8月份已经帮助我省农民销售农产品超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