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安国乡闫家沟村和相邻的范家庄村到现在都没有通自来水,只有一条小溪从马头山上流下,村民们不得不每天都沿崎岖的山路下到70米深的山沟里,从沟底的大口井里取水。在闫家沟朗润谊瑞希望小学上学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轮流值日,每天在老师的组织下集体抬水,以保证午饭时有水喝……
孩子们的艰辛抬水路
闫家沟朗润谊瑞希望小学距离平凉城区并不算远,驱车沿国道312线从颉河下公路之后,再走约5公里的土路就到了。学校里1至6年级共6个班,58名学生,包括校长在内有8名老师任教,人数虽然不多,但每天的用水成了66名师生的难事。
11月6日,记者赶到闫家沟朗润谊瑞希望小学时已接近中午。结束上午的课程之后,学生们开始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咸菜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几乎每人都从家里带了一小杯水。深秋的寒气早已让孩子们杯中的热水成了凉水,孩子们喝掉一点凉透的水之后,小心翼翼的从开水壶中掺上一点点热水,继续吃喝起来。
12时30分,吃完简单的午饭之后,学生们纷纷从教室里出来活动嬉戏。五年级的学生则在老师的组织下赶紧拿起木棍,提上水桶,结成队去一里地以外的深沟抬水。当记者问一个看起来较为瘦小的女生抬水累不累时,她羞涩地低下头说:“不累,习惯了,在家里也帮父母这样挑水吃。”
崎岖的山路对于学生和老师们来说早已熟悉,但记者跟在后面却已气喘嘘嘘。到达沟底,一口大井上没有任何遮盖物,学生们告诉记者,老师做了一个盖子,但是村民们每次取水后,都会忘记把盖子盖上,最后盖子也不知道去哪了。
当记者疑惑卫生问题时,有老师说,最恶劣的时候井水里会有死老鼠,但是这里的村民都是这么吃过来的,暂时也没发现有什么大问题。记者看到,从井里打上来的水里有很多杂物,必须沉淀之后才可以使用。
雨雪天抬水困难重重
该校杨校长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学校,学生们就得自己抬水喝,低年级孩子小,抬水任务由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们轮流承担,一周一个班,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每隔两周就要连续抬水一周。夏天的时候,学生们在早自习之后开始抬水,天气转冷之后,改为每天中午抬水,每天抬一次水,每次抬水6至7桶就基本够全校师生一天的用水量。抬水的学生告诉记者,每天学生每人也只能喝一瓶水,多余的没有,打扫卫生则用集雨窖的水。
老师边帮助学生抬水,边对记者说:“学生娃娃们平时在家里基本都不挑水,但是在学校,上到四年级就要练习集体抬水,好在孩子们懂事不娇气,经过半年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值日期间的抬水任务。”学生们抬水本身就很不容易,加之这条山路坡陡弯急,遇到下雪下雨,陡坡小道或结冰或泥泞,路滑难行。
为了学生的安全,杨校长的手机订制了天气预报,只要看到雨雪预报,就会提前多抬几次水,储备好随后的用水。杨校长回忆起今年10月21日那天,得知那一周天气不好,会连续降雨,所以10月21日这天和四年级的学生们连续抬了3次水,每次抬水时间起码都在半小时以上,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才抬完水,之后有些孩子累得直接趴在桌子上了。如果遇到冬天持续下雪,老师和学生们就只好边铲雪扫雪,边抬水了。采访期间,村里的村民和学校的师生感叹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很多偏远的村子都通上了自来水,我们这里什么时候能通上自来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