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下午,“从《废都》到《带灯》——贾平凹创作回顾研讨会”举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受邀担任主持人。同时还举行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首任驻校作家贾平凹入校仪式。研讨会上,诸位专家探讨了20年来贾平凹的创作成果,一致认为,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交织、纠结带来了贾平凹作品的复杂性,也构成了他作品中的活力以及多重叙述方式。贾平凹本人则幽默的调侃道,对莫言能够创作出好作品确有“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贾平凹作品叙事简约写出生活质感
据著名评论家白烨介绍,在《废都》出版至今的20年期间,贾平凹创作了13部小说。白烨认为,贾平凹一直用文学的方式不断发现生活、洞悉人性,通过他的作品,可以从“乡土”角度上完整地看到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著名评论家陈福民表示,贾平凹是这30年中国文化转型的参与者、见证人,也是中国文学的亲历者、建设者,贾平凹在写作上机变百出,一直走在时代前面,通过文学经验捕捉时代微弱的脉搏,因此,他的作品体现了生活的丰富性,以及对历史的驳杂感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孙郁特别提出,贾平凹以文章学入小说,这与鲁迅相似,但又独具特性。贾平凹特殊的生命体验以及摄取传统文明的一种视角,使他的文本充满了复杂性。孙郁表示,一位翻译家曾说:“贾平凹的《高兴》太难翻译。”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贾平凹的作品具有历史感,《废都》写出了改革开放知识分子的心理波澜。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交织、纠结带来了他作品的复杂性,也构成了贾平凹作品中的活力以及多重叙述方式。但他在写作中我行我素,不迁就读者与市场,以简约的叙事方法写出了生活的质感。
文字境界堪称精、善、秀、雅
在论及贾平凹作品的语言特点时,有学者认为,贾平凹后期创作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在语言上的探索。他的个人成长经历对创作至关重要,而他的个人成长跟这个国家、民族、社会、时代密切相关。他的这种经验和积累写出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孙郁表示,贾平凹的文字背后有一种强烈的历史的意绪,而且他的小说文字境界很高,堪称精、善、秀、雅,但同时又警惕已形成的语言模式。这一点与莫言相同。从五四以来,小说发展到今天,以贾平凹、莫言为代表的这些作家给汉语书写带来亮色,使汉语表达拥有无限可能性。
专家认为,从《废都》一直到《带灯》,贾平凹的叙事语言明显带有明清小品的笔记特点,对明清白话小说语言的学习和借鉴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相较贾平凹以前的作品,白烨称,《带灯》故事语言变得明快通畅,他希望贾平凹成为下一个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废都》描写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彷徨
《废都》是贾平凹直接写城市背景的一部小说,同时反观乡村文明,看到乡村文明落后层面对人性的否定,出版之初即引起巨大争议。
贾平凹曾经说过,写《废都》是为了安抚自己破碎的心。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著名评论家梁鸿鹰认为,贾平凹的小说是“百科全书”式的,读者可以看到乡间的花草如何生长,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书法、绘画、医药,贾平凹把这些东西随手拈来化成书中艺术的元素,并产生持续的魅力。因此,贾平凹的每一部作品都能给人惊喜,代表作就是《废都》和《带灯》。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家彭学明对此表示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废都》淋漓尽致地描写了社会转型期一代知识分子的彷徨、观望、挣扎、蜕变,显示了一个作家对国家、对社会,知识分子的担忧和担当。
贾平凹:对莫言的作品“羡慕嫉妒恨”
在研讨会的结尾,贾平凹获邀做总结发言。贾平凹表示,在每次研讨会中,他都会准备笔记本将启示性的意见记录下来,以求日后反思。贾平凹笑称:“莫言的作品我都看过,有时候觉得人家写这么好,确实曾经‘嫉妒羡慕恨’。”
提及创作,贾平凹说就像炼丹,需要阴阳相济,水火相济,在过去的几十年,大家对自己创作的关注与批评已经积累为一份财富,对作品的肯定,好似赛跑时的“加油”,为他增加不断创作的信心和力量。贾平凹解释称:“坚持写作至今,仍会关心社会的千变万化,才气不足还是影响到自己作品的进展。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不自信,受到批评往往灰心丧气。到了中年才知道作品能听到各方面的意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