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热点
活在北京的幸福与烦恼:享受机遇 忍受空气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1-07 11:09:04
 

  生活在北京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在《小康》调查问卷中,除亲友陪伴之外,好的工作机会最为重要。而“环境差、空气不好”和“生活、工作压力大”并列“让您感到最不幸福的事”的首位

  生活在北京,你幸福吗?

  《小康》杂志与北京《法制晚报》联合调查显示,给出肯定答案的人为41.5%,有三成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不幸福,其余人则模棱两可。

  2013年9月中旬,在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宋颖和男友相约去青海旅游,当大巴车在广袤草原上停稳,快乐的人们依次跳下车,宋颖也不能免俗地将相机对准如洗的天空,把美好的景色记录在相机里。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旁的大巴司机见怪不怪地打趣说:“你们这些拿着相机拍天空的,一看就知道是北京来的。”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雾霾久久不散的季节里,大多数生活在北京的人心中都种下了这样的观点。在《小康》杂志与《法制晚报》联合调查中,“环境差、空气不好”和“生活、工作压力大”并列“让您感到最不幸福的事”的首位。此前,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在10月14日宣称,中央财政近日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具体包括京津冀蒙晋鲁六个省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居京城,大不易。“交通拥堵、出行难”、“物价高、房价高”、“人口多、素质低”等等也是影响北京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在北京学习和工作了整整七年的宋颖,对这座城市一点也爱不起来。2006年,这个成都女孩以超过重点线60分的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等到大学毕业准备回家“啃老”的时候,父亲狠狠地拒绝了她。“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趁年轻先去摔打几年,实在混不下去了我再养你。”父亲说。

  抱着与父亲赌气的心理,宋颖“咬牙”留在了北京。家境不错、向来习惯大手大脚花钱的她不得不精打细算起来。工作两年后,她认识了现在的男友、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陈方。陈方是典型的北京男孩,国安球迷,从小在胡同里长大。

  两人的相识颇具戏剧性。宋颖平时有空闲喜欢逛社区交友,一次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名叫“我们都是北京妞儿”的小组,在一篇名为“找个北京妞儿为了结婚好好恋爱一次”的帖子中,宋颖和陈方都是偶然路过的回帖者,但他们却因为“外地妞与北京妞哪个好”的问题发生了争执。在一来二去的争执中,向来扬言非北京土著不娶的陈方爱上了这个“外地妞”,并在2013年9月9日向宋颖求了婚。

  在认识宋颖之前,陈方说起“外地人”,心里始终存在着一些偏见,在他看来,外地人在近十年来的大量涌入,使得北京和小时候那个北京相去甚远,但他相信,这座城市内在的性格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包容,比如大气。”

  从事房产中介6年的麻俊生,现在是北京著名房产中介公司链家地产赵公口分店的店长,在他所接触的人中,有为了生计甘愿与人合租床位的北漂青年,有东拼西凑攒够首付款的外地小夫妻;有省吃俭用一辈子为儿女买房的老两口,也有坐拥多处房产的准备卖房移民的企业高管……对于麻俊生来说,多一个与他打交道的人,他脑海中对于北京的印象就丰富一层。作为首都,人们可以享受到比其他城市更多的便利条件,但他也肯定,这并不是最好的城市,因为“外地的人挤破了头进北京的同时,北京人却把自己的孩子往国外送”。

  四成受访者愿长居北京

  在《小康》杂志关于“理想的居住地”的调查中,40.7%的受访者选择“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33.1%的受访者认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居住条件比北京更加理想,认为国外的居住条件更加理想的受访者,占到了26.2%。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北京工作了整整十年的麻俊生,至今仍未买房。提及买房的事情,这位1980年出生、业绩骄人的河南人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我的工资一直在涨,却一直追不上涨得更快的房价。”然而更让他无奈的是,他来自北京郊区的“准丈母娘”已经放话:“不买房别想娶我女儿。”

  对于中国人来说,“有房才有家”的传统观念一直固执地存在着。一线城市高涨的房价令许多人“望而却步”的同时,也让很多人“迎难而上”。2013年上半年,北京市率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要求,第一个明确规定转让交易不满五年的非唯一住房,要缴纳20%的所得税。但调控的效果显然不如人意,房价的上涨仍然看不到尽头。

  《小康》调查显示,“降低房价”对受访者幸福感的提升帮助最大,“治理交通拥堵”居次,“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名列第三,此外,“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城市环境”以及“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等等都被受访者广泛提及。

  雾霾、交通拥堵、工作压力大、房价高、物价高……为什么北京有这么多令人烦恼的地方,大部分人还是要想方设法留在这里?摇滚青年说:“北京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地方。”归根结底,就如同在北京的所有人都要平等地呼吸北京那令人抓狂的空气一样,北京也是一个拥有更多机会、更加公平、距离梦想更近的城市。

  “幸福”缘于工作机会多

  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的高晨对此感受颇深。大学毕业十年后,他终于拿到人生第一套住房的钥匙。正值北京房价创下历史新高之际,他每个月要偿还上万元的房贷,但这并不能动摇高晨的幸福指数。“我从农村出来,一步步走到今天不容易,正是因为北京有相对的公平。而且这里有我的家人、朋友和圈子,这里有全国最好的教育环境、医疗资源、发展机会……”在高晨看来,幸福是相对的,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是政治中心、文化轴心、经济高地、民生福地,具备其他地方没有的优势,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幸福可望亦可及。

  生活在北京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在《小康》调查问卷中,除亲友陪伴之外,好的工作机会最为重要。北京集聚了全国最优质而又丰富的医疗、教育、政治、文化等资源,这也是大部分受访者给出的答案。此外,政策倾斜优待、生活便利舒适、公共设施完备等,也成为大家眼中幸福的细枝末节。

  北京这一特殊城市拥有的特殊资源优势,吸附了全国顶尖人才的集聚,一些问题难题也便相伴相生。在北京最不幸福的事情中,环境空气差、竞争压力大、交通拥堵位列三甲,同时,购车难、上学难、养老难等也被人屡屡提及。

  宋颖希望将青海的蓝天复制粘贴到北京,男友陈方则希望宋颖这样的外地人留在北京的越来越少,麻俊生除了北京房价一降再降别无所求,高晨最大的愿望是压力减小工资增高。你理想中的幸福城市是什么样的,在《小康》调查中,受访者给出了各种幸福愿景:空气清新,生态良好,人口减少,素质优良,工作稳定,收入丰厚,房价合理,压力适中,看病方便,治安安全,交通畅通,食品安全,公平竞争,政府高效……

来源: 《小康》杂志 作者: 记者 谭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