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的校园歌曲唱起时,有的人不经意间便红了眼眶;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操场上冉冉升起时,有的人把佝偻的腰杆挺直了;当曾经熟悉的老师们的名字渐次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有的人刚刚擦掉的泪水又再度落下……
10月26日上午,在衢州二中建校60周年的庆典仪式上,散布在五湖四海的校友们纷至沓来,重回校园为母校庆生。那一份庄重和敬意,正如几年乃至几十年前,这些怀着梦想的学子们汇聚到浮石潭畔的二中校园求学时一样。
60年桃李芬芳,一甲子儒风浩荡。从最初的“新建中学”一路薪火相传,二中的创办为衢州增设杏坛,也为衢州及周边各县的莘莘学子新添了一个寻梦之所。如今,在绿阴满地、白鹭翩飞的校园里,青丝与白发交相辉映,一代代毕业生在歌声中再次聚首,一位位曾在二中的教学史上留下过芬芳背影的名字被再次提及。
这是衢州教育史上的盛举,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走进二中,走近这些背影。让我们在他们的引领下,抚今追昔,继往开来,去采撷那一瓣瓣停留在校园角落里永不弥散的心香。
云中字,故人心
恰同学少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你还这么精神,我都开始拄拐杖啦!”“我的两个孙子都上大学啦!”……多年以后再相见,老校友们没有丝毫生分,热情地拥抱着,叫着学生时期彼此的外号。沟壑纵横、满头华发的苍老身影背后,依然还是当年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小少年。
78岁的王鑫源老人在儿子的搀扶下,来到53届校友签到处,摩挲着签到本上一个个熟悉的同学名字,他激动不已。“二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当时的南京航空学院,后来被分配到天津工作直到退休。”老先生告诉记者,回到衢州后,他还是会常回学校转转:“学校里的好多树,还是我们那一届的学生和老师一起种下去的。当时,那些小树苗都还只有一人多高,现在全都长成参天大树了。几十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这么过去了,你看,我的头发也全白啦!”
不只王老先生,作为历届校友代表的衢州市原副市长姜宁馨也有着一样激动的心情:“我是衢州二中第一届初中毕业生,从最开始全校只有10个班级,到如今二中作为衢州的教育名片,与世界各大洲都展开了教学的国际交流,我深深地为母校感到自豪。”
“这里是我们当年的宿舍,那里是我们曾经排练大合唱的地方……”在当天的二中校园里,耳畔不时传来类似的低语声。在当天回母校寻找回忆的校友中,不仅有满头华发的老人,还行走着不少年轻的身影。
8岁的陈沐恩跟着爷爷、父亲一同来参加校庆,他用相机拍下美丽的校园。
庆典由92届校友、浙江卫视女主播许婷和01届校友孔令首主持。
大爱二中特别节目《致那些远去的美丽背影》。
吴向真代表曾为二中做出贡献的前辈先贤家属致辞。
同学们向曾为二中做出贡献的前辈先贤家属代表献花。
57届海鸥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廖卓庭代表全班同学,向母校赠送了距今2.2亿年的贵州龙化石。
“回到阔别6年的二中校园,仿佛踏进了一扇时光的大门。沿着熟悉的校园小径行走,操场上奔跑踢球、池塘边背诵单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07届毕业生董华伟告诉记者,时光飞快,但他对二中的情感始终如一:“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那里,我收获了最纯净的友谊、最尽责的老师,也记载了那段最心无旁骛、拼尽全力为梦想奋斗的日子。”
“同学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当年的老师和生活,老师传给我们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支撑着我们奋斗了一辈子。”今年76岁的61届校友方延生对记者说道:“毕业后我一直留在二中后勤部门工作,可以说,我的人生轨迹是与这所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或许老校友们早已难寻当年的屋舍课桌,但那份醇厚的情感却在学校新的发展中找到了寄托。”
参加校庆的老校友欣喜地在老照片上寻找当年的记忆。
先生风,永难忘
忆春蚕谢师恩,唯理想恒久不灭
一年又一年,一批批朝气蓬勃的少年带着兴奋、好奇和忐忑来到这里,在一个全新的广阔天地学习文化知识,学会独立生活和自我发展。衢州二中就像是一片无垠的森林,将一批又一批怀着梦想的孩子从这里放飞;而一代代的二中老师们犹如林间播种的园丁,在耕耘中年华渐老,留下一袭青衫落拓的模糊背影。
背影已远,那些美,却长久地停留了下来。
邢汝昌、吴良、王志伊、徐兆良、杜衡、刘日里、叶冰心、阎铮、方应珊、杨九如、邵海萍、程春春……一位位良师的名字镌刻在二中60年的风雨历程中,宛如灯塔,照亮一方校园;他们的教诲,意笃志远、历久弥新,但为今日衢州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袅袅余音里,是千年前范仲淹先生那亘古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时空再远,春蚕之心始终一脉相承。
一代代的绵延,因为这些名字,衢州的教育有了山壑,有了高度,这让后来者可以从芸芸碌碌中上升起来,不断地去登高与远眺,去与那种荒原上的创举、困境中的坚守及其深潜着的精神相与往还。
校庆典礼上,吴良老师的女儿吴向真代表这些老师的家属发表感言:“记得当年父亲曾对我说:‘要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后来,我继承父业,努力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好校长。今天,是衢州二中的节日,也是我家的节日。我家三代都是二中人。我的父亲40年勤勤恳恳,为二中奉献一生;我的母亲也曾是校医,在二中工作多年;我是二中65届的毕业生;我的一双儿女也都在二中的毕业。祖孙三代的二中情结,难解难分,至纯至真!对我们而言,衢州二中是母校,是故居,是摇篮,也是我们永远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一番发自肺腑的真诚感言,温暖了在场师生们的心。
当103岁的方连才老师和另两位二中的元老朱集成、张金庭老师来到典礼现场时,在场的学生和校友们沸腾了。虽已百岁高龄,但一提起60年前二中创立的往事,精神矍铄的方连才老师依然如数家珍。为庆祝二中60华诞,方老师当场赋诗并亲自吟诵:“衢城北隅瀫水旁,六十年前建学堂,于今树人未负望,树木参天绿满园。”
他们的背影,正是二中一甲子风雨沧桑的正面。而他们的事业,在于他们创建的学校,在于这校园中一代代生生不息的受教者。
“在这里学习的3年是我人生的基石,后来无论吃了多少苦,母校都是我的力量。”56届校友,美国休斯敦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汪祖模告诉记者,自己此时的感触“用语言无法形容”。
二中的历史画卷犹如一束光,时而温暖,时而清亮,时而悠长,点亮在一届届校友们的人生路途上。而老师们的背影,无论是儒雅的、张扬的、人性的,还是魅力的,都能穿越时间和空间,永远栩栩如生。铭刻在这里的一草一木间,已然融入新时代二中老师的谆谆教诲里。至此,我们蓦然发现,他们的背影,其实从未离我们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