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体育高考加分雾霾为何难散尽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0-27 10:33:16

 

  改革之后依然问题重重

  在以往被媒体曝光的丑闻中,“三模三电”(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和定项运动出现次数最多。一名在高校工作的学生家长至今仍十分庆幸,自己的孩子通过在定向越野中取得的成绩在2010年高考中加了20分,而2011年北京就取消了定向越野加分的资格,“虽然是出于培养兴趣,但本来可以加分却突然加不了的话,还是挺亏的。”该家长表示,取消定向越野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因此在监管上容易有疏漏,“玩儿的人少,就少数发达地区的少数学校在搞,且价格也高,的确容易滋生猫儿腻,真不如足篮排用比分说话来得实在。”

  “足、篮、排看似公平,实际上集体项目最容易有‘捎带’的情况。”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看来,这些“用比分说话”的项目仍存在“一支队伍,名额给几个、该给谁”等问题,“如果参加比赛的人都能加分,那教练带俩人往板凳上一坐,顶多让他上场溜一圈,也能捎带着把分加了。”在以前的报道中,也曾出现过球队获胜,教练拿到加分名额却分给了“不在场上的人”。

  “针对这种漏洞,我们也有防范。”该教育部工作人员表示。记者注意到,在《通知》中有关“须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其所在中学出具的考生体育特长情况说明与推荐材料及所获运动员等级证书和相关参赛证明材料”中,除了通常要求的秩序册、成绩册和获奖证书外,还增加了“集体项目运动员还须提供上场时间证明”。但这一条件在目前多省(区、市)公布的加分变化中鲜有体现,记者向广东考试院工作人员求证后得知,关于广东省2014年体育加分的细则拟于下周公布,但目前为止“提供上场时间证明”同样未出现在细则中,“我们主要看秩序册,但最终结果还在商榷中”。

  “这个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集体项目‘蹭’名额的问题,但上场时间谁来证明、证明的真实性又会成为新的问题。”毛振明对记者表示。

  同样在改革发布后被质疑的,还有“8+2”中仍存在一些难以客观评定的项目,以及那两个仅以“强身健体”来限定的加分项目。“外面怨声载道,现在终于有机会一刀切了,干脆切得痛快一点,相信家长也能理解。”即便选择的是“8+0”模式,四川省考试院的工作人员认为“还有砍掉的空间”,例如,此前争议较大的武术仍在规定项目之列,“武术怎么评判?它不像跑步和跳高,成绩清清楚楚摆在那儿,也不像足球篮球玩儿的人那么多,总有人能看出端倪。”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武术是国粹,值得提倡,但放在高考加分的语境下,没有明确的技术指标去评判,“谁能保证不会成为新的‘注水孔’呢?”

  对此,教育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选择这8个项目主要强调了开展的普遍性和项目成熟性,既利于推广也便于规范赛事,武术主要用赛事等级和名次衡量,虽然相对其他项目而言指标性不强,但作为中国的传统项目,“仍有推广的必要”。而两个自选项目主要留给各地方的特色项目和未入选却开展红火的项目,且所有上报项目将经过教育部审核,“那些容易被钻空子的项目基本不会通过了。”经教育部学生司证实,棋牌和“三模三电”项目均不再列入高考加分项目。

  但体育加分的雾霾已经让部分高校对此缺失信任。今年6月,清华大学不承认四川“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一事轰动一时,对此,四川省考试院工作人员的回应是“已经结束了,没什么后续”。但在毛振明看来,清华此举是“高校对无力改变的现实作出反抗”,他表示,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高校会尽可能选择如田径、游泳等标准清晰的项目去招生,“判断模糊的宁可放弃,我们要的是能真正测出来的体育人才。”

  体教分离和应试教育成乱象根源

  “很多学生锻炼的出发点并非提高身体素质或培养体育兴趣,而是看哪些项目最容易加分。”这样的现状让黄友文感到无奈,他向记者表示,体育加分的初衷是为一些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升学通道,增加人才评定的多样性,“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和社会对高考的功利性加重,使得体育加分被“钻了空子”。所以,就政府部门而言,采用减项、降分的方法去把“漏洞”最小化,有利于减少造假等争议性事件,让体育加分回到初衷。“需要进一步引导社会尤其是家长去除功利思想,从孩子的兴趣和健康去考虑,而不是以加分项为导向,去选择体育项目。”

  但在毛振明看来,只要高考还是应试教育,去功利化就很难实现,“只要涉及高考加分,任何项目都可能成为乱象重灾区,因为对学生来说,5分之差可能就是二本和一本的差距,更可能是将来保送读研、出国留学、找个好工作的差距。”他表示,正是应试教育的现状让很多家长选择投机取巧,“虽然也有家长会选择让孩子诚实地面对人生,不屑用这些手段去竞争,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种觉悟。”

  有专家表示,体育加分之乱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由于门槛较高、艺考火热,很多学生不指望通过艺术特长加分,“真有特长的都去走艺考这条路了”,而专业体育的路却难走得多,“既要从小练起,退役又没有保障,加上加分的门槛不高”,所以体育就成了加分乱象频发的重灾区。

  “很多比赛都是为了让学生加分而办的,组织规范的问题太多了。”毛振明认为赛事组织缺乏品牌意识是症结。而这正是体教分离的结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比赛为了吸引学生参加,发放证书不太规矩”,体育部门组织比赛时的漏洞往往成教育部门审核工作中难补的窟窿。

  事实上,体育加分正是致力体教结合的产物,据记者了解,早期体育高考加分与体育部门对运动员升学的需求有关,逐步才衍生出引导学生培养体育兴趣、提高学生体质等意义,现在的体育加分还承担了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责任。“一边是对加分的争议,一边是对学生体质的诟病。”此前的教育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主管部门也有“难念的经”,“家长对高考都虎视眈眈,如果不在高考加分中对体育有所强调,那影响的不只是高校的体育人才储备,恐怕从小学开始就更没人锻炼了。”

  现实总让体育和教育难以靠近,该工作人员透露,其实早在加分定项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曾有过分歧,体育总局认为项目越多越好,有利于冷僻项目的基础推广。但面对审查的困难和社会对加分公平的“苛求”,教育部则主张加分项尽可能缩减,“这8个项目是双方经过长期协商的结果。”但即便如此,体教之间仍有“难题”没有解开,就是对于决定学生能否加分的“国内、国际重大赛事”中“重大赛事”的判断,“仍无明确标准”。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