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养老最稳“收租婆”
从古至今,国人对土地和房产情有独钟,商品房时代的到来,买房置业让更多人富足起来,甚至成为养老的方式之一。
投资与理财叶辉
古代高官告老还乡,或者商人赚钱回乡之后,会干什么?置地传家。因为在古人眼里,土地的风险最小,买地之后,不用怕后代子孙没出息,只要他不吃喝嫖赌败家,地里总能种出粮食,稳定的地租就能养活他们。
古人的想法很朴素。回到现代中国,土地归国家所有,用地最高只有70年使用权,“买地传家”的现代版本,演变成了“买房传家”。出租房子当“收租婆”,每月收取稳定租金,多安稳!
早年煤老板们大规模在北京等大城市买房,除了部分纯粹是为了赚取房屋买卖的差价外,有些人的朴素想法,也许就是以后用这些房子的租金过后半辈子生活,或者让子女衣食无忧。
作为一个对“买房养老”做过深度思考的人,我曾经将此付诸过实际行动。在2010年,我一度这么规划自己的养老:除了一套自住房外,有3套可以出租的房子,每套月租2000元,那么每个月可以收取6000元租金,老了之后日子也能不错。
养老金怕通货膨胀,但是房子不怕,现在大米一块五一斤,房租2000元一个月,以后如果大米15元一斤,房租估计也差不多能涨到一万好几。
当时,我贷款在北京西南三环买了一套62平米的房子,总价大约78万元,简单装修配置家具之后,每月租金1500元。现在,这套已经不属于我的房子已经涨到了200多万元,每月租金大约3000元。从理论上说,如果有人当时买了3套这样的房子,每月租金就能收1万元左右,过富足的退休日子没啥问题。
有人喜欢计算房价与租金的性价比,觉得买房不如租房。他们的理论没有错。不过,对于不善于理财的人来说,买了房出租,就像古代人买地,是一种防御性理财手段,你能说古人买地收益不如经商,所以买地都是错误的吗?
当然,买房养老也不是什么房子都能买的。能获取稳定的租金,是“买房养老”选房子的前提。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客源稳定是第一位没人租一切皆成空
作为养老出租的房产,应该具备防守型资产的特征。也就是说,这些房子的升值性可以被忽略,但是房子必须能获得的租金是稳定的收入。因此,这些房子附近地域租房需求要旺盛。
首先,买房所选择的城市必须是外来人口比较多的,那样租房的需求会比较旺盛。北上广等大城市,出租房基本供不应求,而在一些小城市,由于外来人口较少,房子可能很难出租出去,即使能租出去,价格也很低。所以,买房之前一定要先考察出租房市场,看看房子是否很容易出租。
选定一个城市之后,下一步就是考虑在哪里买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的区域,乃是首选。有经验的房产投资者比较青睐市中心的楼盘,那些房子交通便利,对于租户来说非常方便,而且往往离上班公司也近。相比之下,偏远地域的房子就难出租得多。
美国底特律的案例为我们提了个醒:在一些资源型的城市,或者正在走下坡路的城市,“买房养老”比较不保险。底特律由于人口不断外流,有些房子干脆被人遗弃,哪还有多少人去租房子?
如果指望在这样的城市买房子养老,显然不靠谱。“鬼城”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那些地方房子入住率低,想出租出去自然更加困难。如果买了那样的房子,不但没法出租,每年还要倒贴暖气费、物业费什么的。
算算租售比在哪里买房子更合适
花同样的钱,买到不同的房子,然后出租,其实回报是不一样的。
在比较该在哪里买房时,不妨先计算投资回报率。最广泛采用的方法是计算租金的年回报率,公式为:租金回报率=每月租金收益×12/购房总价。这种方法计算简便,对买哪套房子的情况分析会较为准确。
假设有这么两套房子:一套房子8 0万元,租金每月14 0 0元;另一套房子10 0万元,每月租金2000元。按照公式计算,第一套房子的租金回报率2 .1%,第二套房子的租金回报率2. 4%,显然,买第二套房子更合适。因此,买房时不必死盯着价格,同时要看它的租金收益率。如果一个地方的房子租金很低,那么即使房价也低,买下来也不见得划算,除非这个地方以后发展潜力很大。当然,每个地方房子由于需求不同,租金回报率也不尽相同,如果把回报率低的与银行利率相比,往往是不划算的。不过作为一种防守型的资产,一次性投入,然后坐等收取租金,也是一种对抗通货膨胀的对冲工具,即使“不划算”,也是一项不错的投资。
小房子更好出租户型性价比很重要
有租房经验的人都知道,一居室的比两居室的更好出租,三居室的在大城市很难出租,因为总价太高,四居室五居室等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投资来说,选择小户型出租最为合适。可以举例:一套100平米的两居室,租金肯定不会比50平米的小两居高一倍,因为对于租房的人来说,就是要一个独立空间而已,大小并不是很在意,但会对价格非常敏感。
试想,如果你买一套13 0 平米的三居室,同样价格也可以买两套60多平米的两居室,但是三居室租金肯定不如那两套房子加起来高,而且出租起来也更加困难。
因此,买房养老,一定要选择小户型的房子,总价低,既好出租,价格也更加合适。
配齐家具家电租金更高看长久别偷懒
空房子出租,与配齐家具家电出租,价格可能差到20%。以中等城市一套房一个月1500元租金为例,如果一个月差300元,两年下来,差额就可以把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什么的全部配齐了。接下来的时间,多出来的租金就是纯收益。
作为打算长期出租的房子,将那些必要的家具家电配置齐全,并进行简单装修,其实是一门非常划算的事。
卖房养老利息难抵生活金
未富先老的国人,解决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急迫,“以房养老”的话题尤为引人关注。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房子是要作为遗产留给子女的,把房子抵押了去养老,让人难以接受。对“以房养老”究竟该如何看待?它能不能成为一种养老方式?
投资与理财邹雨萌
9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进行“以房养老”试点。由此可见,以后中国人养老多了一种方式,但目前任何关于养老的话题都能牵动十几亿人的敏感神经,尤其是在近几年媒体频传“养老金现巨大缺口”的背景下,“以房养老”政策的出现,无疑让大陆地区的这个秋季多了一个最热词。
其实,在国内“以房养老”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儿,早在10年前,南京、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个别金融机构就自发尝试过,但均因效果不理想而停滞萎缩。如今由国家提倡,当然会引起群众的关注。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9.8%的受访者表示一直在关注“以房养老”的相关新闻,93.4%的受访者认为“以房养老”不能代替政府养老。可见,当“房子”与“养老”两大问题被摆在一起时,就与传统观念产生了激烈碰撞,也势必会引起新一番探索。
以房养老,可获多少养老金?
无论把“以房养老”说得多好,也不管将“以房养老”骂得多臭,其实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如果将房产抵押,究竟可以拿到多少养老金。根据国外标准的“抵押式以房养老”计算,如果老人以评估价值500万元的房屋参保,每月大约可得到2. 6万元;如果老人以评估价值200万元的房屋参保,每月大约可得到1万元。通常来说,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基本都能支持上述价格,也能满足大部分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虽然国内“以房养老”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目前还没有正式出台,但继“以房养老”试点政策出台后,多地已经开始自发尝试“以房养老”模式,部分银行也推出“以房养老”业务。据新文化报报道,“以房养老”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发布前,长春市早已有个别金融机构试水相关业务。
据悉,长春一家银行曾于2 011年末尝试推出“养老按揭”。近日,媒体到该银行以顾客身份咨询得知,如果以一套评估价值5 0万元的房产抵押,可获得的贷款金额最高为30万元;如按当前央行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6.55%计算,10年内每月可从银行领取的养老金约为3414元。
不过,根据银行在这项业务的实际操作情况,实际执行利率是执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 0%的标准,即贷款利率为8.515%。那么,10年内每月可从银行领取的养老金就约是3722元。
如果借款人选择的是按月偿还利息,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方式,按照6.55%的贷款利率执行的话,应支付的利息总额为10.97万元;按8.515%的贷款利率执行的话,应支付的利息总额约为14.66万元。
卖房吃利息养老不靠谱
伴随着“以房养老”政策的出台,关于靠房子养老的各种事件频出于网络。近日,就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全新的生活模式:“把房卖了,300万。一半买理财产品,一半存活期。一个月一万多的利息,足够租房、旅行、阅读……是时候为自己活着了!”
此帖一出,卖房吃利息的话题很快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心里也忍不住开始打起“算盘”:卖掉房子,靠利息生活、养老,真的可行吗?
这一观点很快遭到了理财专家的反驳。建行北京市分行开发区支行国际金融理财师朱国宇指出,人民币活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为0 . 3 5%,即使上浮10%,也只有0 . 3 8 5%;如果3 0 0万元中的15 0万元存活期,一年能有5775元的收入,平摊到每月是481元。对这名网友来说,活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基本可以忽略。
目前比较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基本在4%至5 . 5%之间,如果150万元全部买了年化收益率5 . 5%的理财产品,一年的收益应为82500元,折合每月有6875元。但如果购买一年期的理财产品,收益只会到期兑付,不可能每月付息。靠150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可能每月坐享10000多元的收入。
目前固定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利率最高的可以达到8%至9%,风险略高于国债。如果按照9%的年化收益利率计算,150万元的本金每月可有11250元的收入,但这些理财产品都是短期的,三五年后能否保持这样的收益利率水平,无法确定。
不靠短期的理财产品,而是依靠利率稳定的定期存款,利息则更低。把300万元存成一年定期,按照3 .08%的年利率计算,一年的利息收入平摊到每个月仅有7 7 0 0元。即使是存五年定期,按照4 .75%计算,一年的利息收入平摊到每个月也只有11875元的收入。但五年内这笔存款将不能使用。
一套房养两老人怎样才合理
假设“以房养老”是合理并且可落实的,家中两个老人一套房,用“以房养老”的办法能否养得起呢?这就引出另一个话题,即养不养得起,还得看房子的价值。
以广州白云区一套市场评估价约为200万元的两居室为例。根据“以房养老”倡导者孟晓苏的估算,如果根据国外标准的“抵押式以房养老”计算,老人若用该房屋参保,每月大约可得到1万元的养老金。根据广州目前的消费水平,每月1万元的生活费供两位老人生活,问题应该不大。
如果不想将房屋抵押、最终由银行或保险机构收回,而只是以房助养老,将房屋出租,那么这套价值200万元的房子每月的房租,支付得起两位老人住老人院的开支吗?
目前广州白云区一套两居室每月的租金收入约为3 50 0元左右,同样位于白云区的某养老公寓,每位老人每个月吃住全包的费用是1550元,还要一次性支付3880元至20万元的赞助费。赞助费根据老人所选择的房间不同而收费不同,多人间的收费最低,为3880元,豪华间为20万元,一次性收取后不退还。
假设两位老人的赞助费都以10万元计算,那么老人目前的房屋租金仅够支付两人每月在老人院的吃住开支,20万元的赞助费则需要延长房屋的租赁期限才能解决,若想以房助养老,一套价值200万元的房屋支付两位老人的养老开支,显然有点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