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品牌费用转嫁消费者
“十大品牌”由谁来评?为何种类繁多、榜单各异?评判标准又是什么?是否公正可信?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本应由第三方机构公正公开的评选,已异化为参评企业博取虚名、评选组织谋取利益的手段。
“只要给钱,谁都能评上‘十大品牌’。”北京一位从事了10余年地板销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家入行两三年的企业,只要愿意花钱,一年就可以拿到好几个‘十大品牌’,还有一些企业刚评上‘十大品牌’没过几年就倒闭了。”
常年为企业提供品牌推广服务的营销专家周淮山说,这类评选大多事前没有标准,事后没有监督,根本不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实质上就是竞价排名,谁给的钱多谁排前面,甚至有些就是直接收钱发证,一个“十大品牌”证书能发给十几家企业。
一家自称地板“行业第一门户”的网站已连续5年组织地板行业“十大品牌”“十佳品牌”等评选。记者以地板企业负责人名义与其联系,网站一位“十佳服务专员”告诉记者:“和您说实话,评选肯定会优先考虑和我们合作的客户。”根据这名工作人员的提示,记者发现,这家网站的合作客户分为高级VIP会员和战略VIP会员,年费分别为6800元和18000元。
一些评选单位会主动邀请企业参与评选。在山东济南从事近5年家具设计和生产的贾小卫说:“很多评选单位让我们去参加排名,一开始都说不收费,一旦参评就要收2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工本费。要是被评选上了,还要参加集体宣传,一个版面2万元,5万元做个封面。”
广东顺德从事家具行业10多年的符碧华告诉记者,今年已有超过5家评选单位联系他们,还暗示或直接明说,只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如“衣柜十大品牌”“沙发领导者”“最受消费者欢迎品牌”等。
贾小卫说:“实际上就是花钱买奖杯,所谓的‘十大品牌’,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只有消费者蒙在鼓里。”符碧华说:“很多家具售价虚高,就是因为一些评选和宣传费用都传导给消费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