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点半,家住留下茶市街的刘金娣大妈出门乘上306路车,25分钟坐到古荡西站,然后下车过地下通道,走到古荡农贸市场,刚好7点整。
“这几天不是中秋小长假嘛,总想让家里人吃得好些,这里虽然远点,但是感觉东西更放心。”刘大妈一边走一边盘算着买点什么。
红砖铺地,不见一丝泥水,瓷砖雪白,不沾什么污渍,各色鲜嫩的蔬果摆放得整整齐齐。走进古荡农贸市场,整洁的环境会让你觉得像是走进了超市,但熙熙攘攘的人流,却又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
“环境卫生倒是小事,能够吸引到顾客,我们靠的是过硬的食品安全质量。”古荡农贸市场总经理金长说。
对不安全的食品“零容忍”,是古荡农贸市场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因为这里出售的菜品安全放心,古荡农贸市场不仅吸引着附近的居民每天前来光顾,甚至连方圆数公里的居民,也会趁着节假日专程到古荡来买菜。
“食品安全这根弦,我们一直就没松懈过,尤其是碰到中秋、国庆这样的节假日,更是要加大力度。”金长说,“比如说节假日有些蔬菜卖得快,我们即便对中途补货的蔬菜也要进行抽检。”
“一旦有不合格的蔬菜出现,就要在菜场中公示,包括摊贩的姓名、摊位号等。如果不是货源问题,是商贩自身行为,就要取缔其摊位资格,立即停业。”
除了每天的例行抽检,市场还规定,包装食品进入市场时,经营户必须提供进货单位基本情况;鲜活农产品进市场时,必须提供定点屠宰、检疫合格等生产企业出具的有效证明;种植基地菜农进场直销的,还需到当地区级农业局办理智能型标识卡……
古荡农贸市场的会议室放着六七个档案柜,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2004年以来经营户的所有进货记录。不管哪家经营户的货品出现了问题,只要查询进货记录,进货的时间、地点,全部一清二楚。
作为我市首家试行追溯管理的单位,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古荡农贸市场推行了IC卡制度,IC卡与电子秤信息联网,商户每天卖出多少蔬菜,什么时间点卖出,每一笔交易都清楚地记录到了电脑档案中。
“哪个摊贩如果违规,轻者当天生意白做,重者经营权就没有了。由于违规成本高,商户在进菜的时候也会留个心眼,避免问题蔬菜从源头流入。”这些举措让一个原本无序、混乱的市场成了杭州市农贸市场中的标兵,也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加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