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是“跑腿公司”的主要交通工具实习记者李敏摄
“帮您买、帮您送、帮您办,您开口,我跑腿”,近几个月来,榆林城区悄然兴起一种“跑腿服务”,虽然说得热闹,但其实跑腿中也有不少囧事,常常会空跑一趟,没挣到钱,还累得不行。
干跑腿活代接代送代购
24岁的小刘原本经营着一家小饭店,一次送外卖途中,萌生赚个跑腿钱的想法。今年6月底,小刘关掉小饭店,和两个朋友干起了榆林第一家跑腿业务,起名叫“曹操跑腿”。
“其实我们并不算公司,只是自发开展各种跑腿业务。只要不违法的业务都可以尝试:代接、代送、代购、代驾、代排队,甚至代人表白、代人分手……刚开始收费也低,以送东西代购为例,城区内10公斤下都是10元,24小时服务。”小刘说。
榆林城区目前有两家“跑腿公司”。另一家“麒麟跑腿”也是今年才成立的,有4个人,创办人小马说:“只有结合榆林特色,才能生存。”
半夜排队到天亮也没挣到钱
虽然小刘和小马十分乐观,但现实问题也让他们头痛不已。
“一天能接四五单生意,刚够三个人吃饭,顾客大多是回头客,很多时候是赔钱的。”小刘讲,有一次,接到一个替人到医院挂号的活,从凌晨2点排队到7点,号仍没挂到,最后也没收顾客的钱,还累得睡了一上午。
小马也有类似经历,一位住在驼峰路的顾客让他到新建路买两碗凉皮,买到了顾客却嫌辣子太多拒绝收货。“幸亏我爱吃辣子,不然真浪费了。”小马说,怪自己没问客户口味。
如何能让市民接受,小刘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我准备在近期到工商局注册,开设实体店”。
市民尝试快餐很快送来了
记者在街头采访了多位市民,多数都没听说过跑腿业务,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知道了其业务内容时,表示愿意尝试。曾使用过跑腿业务的吕女士说:“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曹操跑腿’的人买一份肯德基送到家,结果很快就送来了,跑腿费10元,非常方便。以后就经常使用了,昨天我还让跑腿公司送一份材料给客户,服务挺好的。”
新兴行业监管还不明确
从事快递业务多年的张先生说,跑腿公司缺乏监管,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权益难以保护。且入行门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榆阳区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集体或个人在该局注册过类似业务的公司。跑腿公司实质就是中介服务公司,必须到注册备案才能运营,由于是新兴行业,监管措施还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