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没有阻挡住一群高中生拜师心切的脚步。9月13日晚,在省科技馆,来自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二中学、杭州学军中学的30名高二学生正式向浙江大学14位大学教授拜师。未来一年,他们可以跟随导师开展课题研究,在实验室开展相应实验,旁听浙大竺可桢学院的所有课程和讲座。
高中生师从教授,得益于今年国家开展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我省被列为首批3个试点省市之一,杭州3所高中和浙江大学成为此次活动的试点学校。入选高中生以高二学生为主,对基础科研感兴趣;浙大则推荐了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5个学科,挑选14位大学教授担任导师,进行双向选择。
“人工降雨所用的降雨剂有哪些?这些降雨剂能够促成降雨是根据什么原理?”“冬天融雪使用食盐,为什么不用沙子,还有别的物质可以用来除雪吗?”在面试环节,教授们考察的不仅是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更为注重他们是否具备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
“我有很多按捺不住的好奇,比如,PM2.5的污染是不是和化学有关?我想走进实验室,通过自己的实验找到答案。”杭二中高二学生黄霁旸说。他已经独立完成了一份科研报告《土壤中磷含量的测定》。浙大化学系教授李浩然向他发出邀请:“来吧,来我的实验室完成你的好奇心。”
“让更多中学生成为基础科学的接班人。”浙大物理系教授、博导方明虎说,中学生提前进入大学课堂,接触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明白课程不等于考试、做题,学习课程是为着自己的兴趣,为着未来的科研接班,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现场,方明虎教授给自己的“小研究生”杭高高二学生张小屿写下寄语:“Maxwell方程组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无线电时代,E=mc2既给人类带来了核能的福音,也给人类带来了原子弹魔鬼,这就是物理学的魅力。有志于物理科学的你,我热切盼望以中国人命名公式的出现,开创一个新时代,从而改变人类的文明进程,这应该是你们的努力目标。”
杭高校长尚可认为,高中生拜师大学教授,将更多地激发中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帮助他们把握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9月14日,浙江省201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杭州启动。在启动仪式上,我省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宣读了生态环保倡议书,省科协、省环保厅、省教育厅等向社区科普志愿者赠送了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