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交流讨论
小学英语课存废大讨论 长沙七成家长认为重要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13 13:58:34

  王旭明,教育部前发言人,新浪微博大V,时常有掷地有声、见解独特的言论发表。昨日他在其新浪实名认证微博上“每日一呼”: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

  该言论旋即在坊间迅速转发,引发民众关于英语课程存与废的大讨论。星辰在线网站以及记者对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家长认为,小学开设英语课是非常重要的,与汉语学习并不冲突,只是老师应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教育部门要改革教学考核方式,英语课老师不是为了教而教,孩子也不应为了学而学,不要像如今为人父母一代一样学了十几年学的还是哑巴英语。

   【大V论调】再呼取消小学英语课解救汉语

  “说国学太古老,于是全国娃娃学英语;说鲁迅太深刻,于是语文教材多写景叙事,这是什么逻辑?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解救汉语。”

  昨日,王旭明在其微博“每日一呼”中再呼要取消小学英语课。长沙家长王欢说,她在7日就注意到王旭明关于取消小学英语课的呼吁了。对于上一条微博中,王旭明发出的呼吁是:“1.救救孩子,小学不学英语。2.救救汉语,社会取缔少儿英语班。孩子,汉语归来兮!”

  王旭明是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谈到的不少教育话题切中教育痛处,也不乏一些饱受争议。支持者如长沙一家长群网友“洋洋妈”认为:自己语言的精髓都把握不好,又如何能理解别人的语言呢。

  更多的家长认为,此观点有失偏颇,应一分为二地看待英语学习与汉语言学习的不同。大同二小学生家长王忠言曾将孩子送到国外游学增加英语素养,他认为,现在出国旅游或买个进口商品时,英语是必须的,全球化时代下,取消小学英语课是不现实的。

   【长沙调查】有家长惊讶:小学英语“中学化”

  针对网友的热议,王旭明说,学英语没有错,娃娃学英语也没有错,错就错在要求全国娃娃学英语,而且不断提高标准。

  长沙市从1993年开始正式推行小学英语教育,大多数小学是从三年级开始教,而区域性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的。在课时方面,一至三年级为每周两个课时,四至六年级为每周三个课时,英语特色学校还会开设外教课。

  孩子在长沙一所小学读三年级的谢女士觉得,现在小学英语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当年初二所学相当。她在上学期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时惊讶地发现,二年级时,孩子的课文中就有时态的学习、人称的学习,从老师对于孩子学习的要求来看,这些知识点是考核和考试的必检内容。燕山二小二年级学生的家长、网友“达达妈妈”认为,改变英语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是关键。如果把英语的考核做得人性化、不苛刻,以游戏、儿歌、诗歌等轻松活泼的方式来做,情况会好得多。

   【专家说法】勿矫枉过正,英语不能一取了之

  为什么英语课的话题能引起这么大的争论?芙蓉区教科中心副主任、英语教研员卢梓忠介绍,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是,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效率处在不均衡的状态。以前的低效是受教材的局限,基本上是哑巴英语。教材改革以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注重了听说,但不认识英语,成为了文盲英语。而校与校、地区与地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也呈现两极分化,因此对于英语的教学,出现了两种态度,有人说要取消,有人说要加强。

  是不是应该在小学阶段取消英语课?卢梓忠认为,如果是从小学阶段开始取消英语学习,是矫枉过正的行为,目前从一线城市到乡镇的全民英语热,已让英语学习成为一个市场链,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应该降温。但对于进入课程的英语教学,不能一取了之,而应在考核方面降低考核标准和要求,通过评价机制的改革而降低温度。小学甚至中学是孩子语言学习最好的时期,在模仿效率高的黄金时期应进行语言学习,学校则要挖掘学生对于真实环境下英语学习的能动性,老师应钻研如何花最少的时间,改进教学方法,分层次进行学习和教学,让学生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

来源: 长沙晚报 作者: 记者周辉霞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