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常山漆画:凝聚在木板上的瑰丽色彩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02 09:18:16

  过去,漆画是江浙一带民间婚嫁礼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器具装饰。在常山、江山不少村镇居民家的家具漆画,大多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常山漆画的传承人王水善。

  小小的一方木板上,画不完的历史风云,道不尽的传奇故事。如今,这一项古老的技艺,正在各种新潮时髦的家具面前日渐式微。流传千年的技艺终将走向何处?在一直想方设法要留住漆画之美的王水善心中,有着自己的答案。

  “在那个年代,

  漆画非常有市场”

  记者来到常山县青石镇江家村常山漆画的传承人王水善家,不大的院子,收拾得清净宜人,一栋二层小楼是当年王水善靠画漆画攒下的钱造起来的,那时候这栋楼房在村里算是很好的了。今年68岁的王水善颇有些自豪地说,30年前,自己靠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回忆起当年学漆画的经历,王水善的眉眼瞬间生动了起来:“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出生在农村,家境又不好,我是长子,底下还有一群弟妹要养活,进城找老师学画画这种事,我是想也不敢想。怎么办呢?我就想了一条‘曲线救国’的路线,当时东阳有一位叫施朝民的漆画师傅很有名气,我就拜他为师,这样既能学门手艺养家糊口,又能学到一些绘画的基础。”

  青年时期的王水善跟着师傅在江山和常山的乡村中穿梭,因为勤奋好学,加之天资聪颖,上个世纪60年代,他已成了远近闻名的漆画师。出师以后,他一边在生产队做农活,一边接漆画的活。当时,在生产队做满10个工分才1元,他一天就能赚2元,上交1元给生产队,剩下的1元钱就可以带回家攒起来。

  “漆画骨子里与现代艺术的表达

  是可以互通的”

  在江家村的一户农户家中,我们见到了20多年前王水善绘制的一个漆画衣橱。橱门上既有西湖风光、松鹤延年等风光景物画,也有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文学典故,画面明艳浓郁,人物身段婀娜多姿,表情细腻生动,即使隔着几十年的光阴,观者依然可以感受到画者缜密而精巧的心思。

  细看这个衣橱,上下两部分的橱门所用的绘画技法似乎并不相同。橱门上半部的漆画,不论是风景还是人物,都用了极其细致的描漆勾勒方法,特别是人物漆画的五官、衣裙等,无一不是通过描漆绘制出来的,给人一种工笔画的感觉。而在橱门下半部的“梅兰菊竹”漆画,却有着中国水墨画般的大写意风格。王水善说,这是采用“皴擦法”绘制的,是用剪好的胶鞋片或者橡皮粒直接在事先铺盖好还未及干透的漆面上“刮”出来的画。

  王水善相告,制作漆画的工艺非常复杂,原料多取自民间,如桐油、生漆、朱砂、金箔粉和天然石蕊颜料等。在绘制漆画前,要先将木板表面打磨光滑,表层涂上白灰,然后才能上漆。“我们绘制漆画的漆也都是自己做的,生漆要煎过,然后用松香水调配好浓稠度,这一过程十分考究,太稀了,油漆一时难干,耗费的工时就长;太稠了,油漆会下挂,做画就不生动,有的时候还会掉漆。”

  “你看我们的原料,有时候甚至可以用白灰、猪血和豆浆来代替,作画的工具也可以是旧胶鞋上剪下来的橡胶片,这些本来就是取自乡土的东西,但无论是工笔还是水墨,漆画骨子里与现代艺术的表达是可以互通的,它完全可以与现代艺术融合!”王水善说。

  “留住记忆,

  是目前最迫切要做的事”

  多年来,王水善创作了大量漆画作品,它们既是艺术品,又承载着实用性的特点,散落在民间的日常生活中,与俗世烟火一道,妆点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守望。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漆画渐渐被印刷制品替代。渐渐地,不再有人找王水善为新家具绘制漆画了,守着画笔,王水善的生活陡然寂寞了起来。同时,原材料的短缺也成了这门手艺渐渐没落的重要原因。“以前,桐油都是我买来自己煎的。但现在连桐油都不知道去哪里买了。”

  谈到漆画的生存现状,王水善有些怅然。近几年,他开始有意识地整理漆画图案样稿。不论是花鸟鱼虫还是秋月浮云,他都一笔一笔细细勾勒,将存留在记忆中的那些漆画作品以纸笔的形式绘制在纸上,到今天,光漆画图案的样稿,就画了近百张。

  2008年,王水善的漆画作品《吉祥观音》入展华东六省一市旅交会,并广受称赞。2009年10月,他被浙江省委宣传部评定为“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荣誉背后,是王水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寒来暑往,他依然执着于自己的画中天地,做色彩的守望者。王水善说:“漆画几乎伴随着我的一生,我不愿眼睁睁看着它消亡。一种熟悉的家乡艺术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留住手艺,留住记忆,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即使以后漆画家具真的消失了,至少漆画的图纸还在,那,这门手艺就不会真正消亡。”

  相关链接:常山漆画

  漆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常山漆画在南宋时期由浙江东阳一带的艺匠传入,明清时期盛行。好的工匠师傅画出来的漆画,光泽亮丽,生动形象,能长年如新,不剥落、不褪色。常山现存的许多明清古建筑上的漆画至今还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常山漆画属县级非遗。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徐丽 通讯员 余根良 毛霖 周洁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