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截至29日停止征求意见。记者连日调查了解到,家长对于“减负”条例态度褒贬不一,最担心的问题是减负后会不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升学。福田区福民小学校长项阳赞成改革,她认为“减负”只是第一步,今后将配套考试和入学方式的改革。
反对:减负后中高考咋办?
据了解,十条规定中“不留作业”引发了争议。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内容:“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与此同时,全面取消百分制同样引发热议。等级评价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如果中考和高考,都不要考试,就可以减负。每年1000万的高考生在竞争,你敢减负吗?减负的后果谁来承担!”一名家长说,我国每年上千万的高考大军,高考的竞争是何等的激烈和残酷,孩子在小学阶段是减负了,今后还是要参加中考和高考。
支持:小孩应有快乐童年
“我就赞同小学开始几年不留家庭作业。小孩应该回归快乐的童年,而非周一到周五回来就是家庭作业到晚上9点,甚至到10点、11点!周六周日就奔波在各种补习班、培训班之间。这种日子不是绝大部分孩子所希望的!”
深圳新闻网上不少网友对该项改革拍手叫好。一位网友说,自己从小一到初一,从来没做过任何家庭作业。那个时候只是因为家里穷得干活,没有时间做,但是现在想想小学的时候没有做家庭作业,对现在也没有什么影响。
另一位网友说,认为小学不写作业就会影响到未来的中考、高考的观点有点不靠谱。初三和高三最后关头冒尖儿的学生,通常都是初一和高一刚开始不显山不露水的,普普通通的学生。很多时候只有让大脑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才可能有更多进步空间。
校长:需要制度变革
福民小学校长项阳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关于“不留作业”此项规定,她认为家长应该正确理解该项举措的内涵。规定中明确指出是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书面式家庭作业是指目前教辅里规定,涉及到反复抄写的作业。
项阳认为,减负的背后更需要配套制度的变革。首先,要实现教育均衡化。家长带着孩子就近就可以上到满意的学校。或者家长根据教学的特色进行适当的择校;其次,要实现入学方式的改革,即中考制度、高考制度的改革。究竟什么样的学生算得上优秀?目前教育部正在进行评价标准改革试点,即“绿色评价体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效率都可能会考虑在评价指标内。
她认为,减负要落到实处,还需要配套教师激励机制,改革教师的评价机制。衡量一个优秀老师的标准,不是学生考了多少分,而是孩子们喜不喜欢上老师的课,在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学会了哪些?这种激励机制应该鼓励教师从目前的“教书匠”走向真正地“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