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交流讨论
教育始于家庭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30 11:12:50
 

  北京四中何石明副校长主编的《始于家庭》近期出版,书中精选150个北京四中学生的家庭教育故事,由学生家长实名撰文,字里行间情感真切,孩子本人评点让人心动,精美的家庭生活照片引人入胜,书中展现当代中国中学生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状态,家庭教育良方跃然纸上。一个个鲜活动人的真实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杰出的孩子家里有怎样的家长,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都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着怎样的千丝万缕联系。

  2013年4月,一千多名家长、老师和家庭教育专家,云集北京四中,就当今时代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对社会宣布《北京四中家庭教育宣言》:家庭和谐,养育互济;爱亲敬老,家风传承。教育及时,交流平等;角色分明,恰如其分。和气待子,藏器待时;健康为重,道德乃魂。家校协同,相互信任;以身作则,与子共进。理想激励,塑造精神;家国情怀,开阔胸襟。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认为,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与家庭的幸福,也将影响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在孩子身上,不论是缺点还是优点,都无一例外地会从父母的身上找到痕迹。刘长铭校长指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需要做到两点:做好表率,摆正位置。他说:“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切行为都会暴露在孩子的视野中,因此,父母一定要先做好榜样,在孩子面前展现出一个真诚、真实、表里如一的人,这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原则。其次,要将每个家庭成员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错位很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生活中的错位,比如自我中心、目无他人,多年来我目睹了许多‘错位家庭’的生活,绝大多数都是悲剧。”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高一(10)班胡文信家长

  亲爱的儿子,人活一世,基因不同,环境不同,家教不同,遭遇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有着不同习惯和性格的不同的人。但不管怎样,你相信妈妈对你的爱,你明白在妈妈心中你便是那死穴,只有你安好,妈妈的世界才有阳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请原谅妈妈肉麻地借用了林徽因的一句诗)。

  妈妈心里,你怎样才能安好呢?

  首先,做到三好——“安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妈妈不强求你现在有何宗教信仰,但有句老话你要记住:“头上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与人为善,是对人好,更是对自己好。曾经因为怕你受到伤害,妈妈教你看到有摔倒的老人,不要急于上前搀扶,可以打120等急救电话求助,以免被“碰瓷”。但是妈妈现在想跟你说,儿啊,你现在16岁了,你可以用你的智慧,斟酌判断,不能置之不理,扭头而去。

  其次,有个好身体。你得储备些能量应付各样的考试。俯卧撑每天能坚持20下很好,如果可以,还是多做两组。男人有些肌肉是很有魅力的哦!

  妈妈心中,你的安好,快乐是很大的组成部分。妈妈好怀念你原来几乎每天都要给妈妈讲的笑话。妈妈曾一度想把你送去说相声。几何时?你封了口。妈妈期待着你继续带给咱家那些朗朗的笑声。

  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妈妈便把你带来了这个人世;也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妈妈便开始了独自抚育你和妹妹的忙碌生活。还好,妈妈没有把自己搞得惨兮兮的,妈妈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妈妈的自信和从容来自工作,更来自你们,你们就是那份动力,是你们成就了骄傲美好的我。儿子,你永远不要觉得你是妈妈的负担,你带给妈妈生活的幸福和意义,远远超过妈妈为你付出的辛苦。上次,你被电动车撞伤,在复兴医院你哭了,你跟妈妈说,妈妈,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旁边的大夫阿姨夸你懂事,妈妈却很难过,儿子,对妈妈,没有“对不起”。

  儿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孩子的话:

  虽然我没有像妹妹那样亲口对妈妈说,妈妈,您真不容易,人家是两个大人养一个小孩,您是一个大人养两个小孩,您的负担是别人的4倍,但是我心里真切地知道妈妈的辛苦。

  谢谢妈妈,从来把我们的生命安全和快乐放在第一位;尽管我知道妈妈和别的家长一样会很高兴看到我们的成绩排名靠前,但是当我们的表现不那么好时,妈妈总是很照顾我们的感受,略微说说,并不苛责。

  妈妈,请相信,虽然我有时贪玩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但我心里真的知道努力。我看到,我也感受到,您和妹妹都在努力做好自己,我也会的。有您做我的妈妈,我很幸福。

  听女儿讲故事

  ◎高二(8)班孙弋雯家长侯爽

  转眼之间,女儿已经十七岁了。前几天我淘汰了几件小了的衣服给她,她已经可以捡我的衣服了,这倒是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欣慰。忽然之间,她好像是二十年前的我自己,我看着女儿,似乎在照一面穿越时空的镜子,很难想象二十年后她会又怎样的成长——正如十七年前她刚刚出生时,我唯一所想的就是要她健健康康。

  我和女儿的关系一直介于母女和姐妹之间,女儿喜欢跟我说她们班里的同学,我也喜欢听,时间一长,班里同学的名字我就都记住了。

  女儿想写一本小说,都是充满魔幻色彩的故事,可每次都在故事刚开始时就没有热情了。作为妈妈,我既不批评她,也不再鼓励她。后来,我开始鼓励女儿写一些实际的内容,比如家里老人的经历。

  我从不给女儿买作文的辅导书,初中的时候,女儿总是抱怨自己的作文没有引用诗词,没有巧妙的结构,我跟她说有自己的风格就是最好的,可是女儿就是不信。后来我买了几本鲁迅、老舍的杂文集,女儿也跟着看了起来,她又读了冰心、郭沫若等人的文字,也只是赏析,而并不刻意模仿了。

  女儿高中的语文老师在她的批语里曾写道:“很多作家都有文字的故乡。”女儿喜欢把我的老家作为她的文章的发生地。

  前不久,女儿在学校有了一些见闻,决定写一篇发生在学校里的关于一个男孩子的故事。主人公的原型不仅有她的老师、她的几位同学,还有我的弟弟——其中有一段故事就是我讲给她的。更令我欣慰的是,整个故事的发生地其实就是我的老家。听女儿描述老家的风景,那种感觉真好,好像我们一下子都回到了那里。

  孩子们靠着我们和身边人的故事来认识这个陌生的世界,才能有一天讲出他们自己真实的故事。

  孩子的话:

  其实喜欢写东西,就是因为想记录下一切想挽留却挽留不住的事情。记忆会消失,虽然今日的文字在日后阅读时也找不回原来的心境,但毕竟可以知道自己曾经思考的轨迹。我的作文比较直,没有好词好句和引经据典,还有好大的空间去丰富去提升,所以更要感谢妈妈每次认真的阅读、建议和鼓励。成长就是写不完的故事,它们决定了我们将成为怎样的人。

  网络时代

  怎样和孩子沟通

  ◎初一(2)班徐天晓家长

  时代发展得很快,孩子的成长更快,不经意间他们已经比我们高了,不经意间他们接受了我们不了解的东西,不经意间他们有了我们不认识的朋友。在我们还来不及数清自己头上的白发时,他们已经远走高飞了。在网络时代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他们沟通?我们怎样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怎样才能“扮演好”一个家长角色?

  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所谓的代沟问题。曾经叛逆的我们正面临着下一代另一种形式的叛逆。网络时代的孩子不喜欢户外活动,爱“宅”在家里,他们更安静更沉默,他们只是坐在电脑前打字、游戏或用手指滑动着手机屏幕,我们说的话不是毫无反应就是忘到脑后。为了阻止事态的发展,家长选择压制,情况好的暂时相安无事,情况不好的便可能大发脾气,两种结果都只能导致孩子们距离我们更远。

  然而防不胜防,小学五年级时女儿有了网名、QQ号、空间、网友。我严肃地告诫她:“不要耽误时间,否则……你懂的。”她确实没有发生那些我想象中的可怕事情,而且还说服并帮助我申请了一个QQ号。2011年元旦,平时从不用QQ和我联系的女儿给我发了一条留言:“爸爸,做好迎接2011快乐的准备了吗?”当我看着屏幕,看着她的问候时才忽然发现女儿成长了,而我却没有完全准备好。很快她就会毕业,就会离开家去更远的地方,而我却还不了解她真正在想什么。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符号和属于自我的表达方式。

  在这个发展得越来越快的网络时代家长如何与孩子们沟通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一门课程,要知道在网络世界,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对我们来说网络是工具,对于孩子们来说,现在的网络其实就是我们儿时的弹球游戏,就是我们少年时代的小纸条,就是他们即将形成的生活方式,网络是他们这一代向我们这一代宣示不同的标签。我们不应让孩子在学业和网络之间做单选题,我们也可以试着做孩子的网友,给他们传图片、发表情,和他们一起网上冲浪。既学会做“线下”的父母,也学会做“线上”的父母。网络是另一扇沟通的门。

  孩子的话:

  在看完爸爸写的这篇文章后,我觉得,家长们还是很有爱的。他们也许会对我们很严厉,甚至完全剥夺我们的电脑使用权。但这也许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还在不知所措。所以,不要因此就记恨他们,他们也只是想对我们好。当然,如果我们可以一起上网,一起享受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便捷,就更好了。

  《始于家庭》/何石明主编/北京教育出版社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