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是药三分毒”说法被证实
“是药三分毒”是中国老少皆知的一句话。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冒后常常自行服用抗生素、退烧药,看似‘药到病除’,但在临床上,由于服用感冒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案例比比皆是。安徽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央视网记者,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是药三分毒
中西药物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0世纪60年代,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发生了因孕妇服用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妊娠呕吐,导致海豹肢畸型儿发生率增高的事件。“反应停”事件后,国际上开始注意药品不良反应(即百姓俗称的副作用),不少国家的管理部门,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自愿报告制度,收集药品的不良反应。
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行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明确指出: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Drug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一类抗高血压药,适用于中高度高血压,而且试验证明它们能减少某些心脏病人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但干咳及血管神经性水肿是这类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治疗剂量和引起不良反应剂量很接近,稍有过量就可能越界,甚至引起不可逆耳聋……维生素、矿物质方面的药物也必须按规定用法用量服用,否则也能引起不良反应。
一些中药在不同的剂量中也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川芎在小剂量时能收缩子宫,大剂量时反而能使子宫麻痹、停止收缩。还有大家熟悉的人参,也已有许多不良反应的报告。
此外,并不是进口药就一定比国产药要好,药品的价格和药品的安全性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贵的药就一定比便宜的药更安全。而且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这也是不对的。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
专业人士:严重副作用后应立即停药治疗
今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20万余份。其中,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4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0%。通过统计分析提示,抗感染药病例报告数量仍居首位。
央视网记者从安徽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了解到,2012年安徽省共提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1万余份,位居全国前列。“日监测、月通报、季评价、年分析”安徽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采取这种工作模式,及时找出风险信号,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尽量避免危害蔓延和重复发生。
安徽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患者一旦出现严重的反应症状就应当立即停药,一些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好转,如果症状较重、或停药后未见好转建议去医院检查治疗。
我们常说的药物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都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其中毒性反应也叫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引起身体严重功能紊乱和组织病理变化。这是比较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却提醒我们,时刻注意防范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