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败走
黄脸洋基金经理涌入A股
这个特殊群体中,国投瑞银的路荣强是个典型。
路荣强是澳大利亚籍,在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基金管理专业取得了硕士学位。此前,曾在康联首域投资基金公司担任投资经理、投资分析师;在联邦基金公司担任数量分析员、投资绩效分析员;在美世投资管理顾问公司担任投资分析师,可谓经历丰富。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2008年2月路荣强加入国投瑞银,管理国投瑞银新兴市场(QDII-LOF)基金。但现在的他与QDII产品越走越远。同花顺公开数据显示,路荣强目前管理的7只产品中,有4只是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3只封闭式基金。
银华基金周毅,同样有着从海外市场“退守”A股的痕迹。
周毅具有美国国籍,2009年9月加入银华基金。他在2010年6月21日-2011年12月6日兼任银华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10年8月5日-2012年3月27日期间兼任银华全球核心优选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这只产品也是他加入银华基金后管理的首只QDII产品。但目前,他管理的3只产品均为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与海外市场无关,与A股紧密相连。
提及这种转变,基金公司方面的解释都离不开国内QDII发行的现状:很不乐观。海通证券公募基金研究员称,QDII在2011年之前可谓“很冷”,2011年之后虽然QDII产品发行数量增加,但从业绩到客户热情都不高。高薪聘请的洋基金经理,只能处于产能闲置的境况。
同花顺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市场共有109只QDII产品,其中63只任职以来回报为负,14只任职以来回报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16只任职以来回报在1%-10%,剩下15只表现只能算勉强合格。
观念别样
不希望国籍被另眼相看
有意思的是,这一群体对A股市场有着不同的理解。
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的一位洋基金经理直言, A股与海外市场最大的差异是,A股市场投资者对消息的反应速度很快。同样一个消息,在海外市场可能是随着消息的兑现缓慢上涨,或在消息确定后逐渐反应。但A股市场一有传闻,股价便会迅速波动,这与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的结构息息相关。
他说,在海外市场,可能基本面支撑的股价需要一年时间慢慢显现,但在只争朝夕的A股市场,半年股价就可以涨到位,还有半年跌下来再涨上去。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被动换手,受害的不仅是普通投资者,也包括机构。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资深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洋基金经理进入A股市场,实际上比本土的基金经理更惹人关注。“我对他们的印象是,他们的思维更开阔,也更勤奋,调研时的勤奋、认真态度真的不是国内的基金经理可以比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洋基金经理开始参与管理投向A股市场的产品后,开始有意识淡化自己的“国籍”。多家基金公司称,他们在工作中并不希望别人因为他的国籍而对其有特殊的评价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