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父母天地
家长诉"抓狂"经历 小学面试遭打击全家患"恐惧症"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6 11:23:24

 

  一个暑假报7个班,还提前学小学课本

  记者了解到,像沈女士这样,为了孩子上小学做各种准备的家长真不少。“我已经给孩子购买了新书包、铅笔盒、铅笔、水彩笔、勾线笔、水杯、饭盒等,下面还有什么要等老师的通知了。”一位新生家长告诉记者,他认为物质上的准备其实是次要的,最关键的还是“提前学”。这位家长很得意地告诉记者,感觉自己女儿很聪明,已经认识好多字,还会做连加连减的算术题。特别是孩子从小班就开始上英语,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讲故事。“现在要上小学的家长普遍都会给孩子上幼小衔接班,我家并不算夸张。我们孩子幼儿园班上一个小孩,一个暑假上了小提琴、钢琴、油画、英语、轮滑、写字、汉语拼音7个班,另外他爸妈还专门给他学了小学课本,这才恐怖呢。你说,咱不上能行吗?”

  幼小衔接班火爆,一堂课就要花300块

  升小学,家长忙,培训机构更加忙。记者在西祠网上看到一家幼小衔接班的广告,广告中非常喜庆地将近两年该培训机构学员考入名小的学生名单贴了出来。“我们暑假的幼小衔接班已经结束了,要报得报秋季班。”接受咨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报他们这个班还要提前面试,只有合格了才收。

  “我们是小班,一个班最多12个人,一堂课收费在300元左右,一周一次算,一年正常要1.5万左右。培训科目包括语言表达、思维训练、外语摹仿、生活常识、动手操作等。”这位工作人员透露说,这里的老师就是名小老师,所以培训的针对性很强。“咱们这个就是针对名小面试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学员能被录取。不过,我建议你提前一年就可以来报名上了,我们的培训还兼顾小学入学以后的适应,毕竟孩子提前多学一点,到了小学才能更容易脱颖而出啊。”

  记者调查发现,幼小衔接培训非常受家长们青睐。培训项目也是眼花缭乱,有记忆训练、注意力和辨别力训练、协调性训练、数感训练、逻辑推理、空间观念、英语短剧表演等等。而幼小衔接班的上课时间,一般每次都要有3个小时。“我们中途有休息,这样的时间安排就是要让小孩早点感受到小学学习的紧张氛围。”一位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名校校长说

  根本用不着担心!

  面试不是评判标签

  要引导孩子相信自己

  “小学入学前,很多学校会安排老师和孩子有个面谈,但这往往是为下面的自然分班做一个依据,是不应该公开,更不能作为评判孩子的标准而给孩子贴上标签。”特级教师、南京汉口路小学校长周婷对张女士的遭遇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小学“面试”可能在一些时候能显现出不同孩子在记忆力、观察力等方面的一些差异,但这种面试的时间很短,能不能据此就“看准”孩子,其实是要打问号的;

  第二,孩子的智力包含很多方面,有的孩子很活泼,而有的孩子不善于在短时间内表达,这也会影响孩子的面试表现;

  第三,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在某个阶段不如别人,并不能代表以后都不如别人,家长应该要用期待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

  第四,智力的差异与做人的品德、今后的人格是不对等的,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家长首先就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努力引导孩子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家长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信心。”

  那要注意些什么?

  幼小顺利衔接

  最重要的是“习惯”

  马上就要开学了,准新生们究竟该如何迎接新的学习生活呢?特级教师、南京力学小学书记李琳提醒道:首先,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家长要按照小学的作息进行安排,帮助孩子提前调整生物钟;

  第二,要帮助孩子调整饮食。幼儿园阶段是有点心、喝水时间的安排等等,但是小学里,学习变成了重点,在学校吃饭也不会有人喂。因此,孩子的吃饭习惯要培养好;

  第三,要让孩子有独立意识。独立还包括学会“孤独”。因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会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时候孩子会经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和他人交往,特别要教孩子懂得表达,因为到了小学,很多事情要靠自己。如果孩子什么都不敢说,或者什么都不说,那么适应小学生活会比较艰辛。”

来源: 扬子晚报 作者: 记者王璟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