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提倡“最佳挫折”理念培养孩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6 09:15:16
临近开学,不少家长焦虑:孩子送进幼儿园不适应怎么办?升入小学要重新认识老师、同学,会不会不合群?日前有教育专家撰文提出“最佳挫折”的理念,值得借鉴。
孩子到一个新的集体环境中,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要离开爸爸妈妈,学会与老师和小伙伴相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要正襟危坐认真听课、要选举班干部、打扫卫生、自己理书包……在此过程中,难免遇到同学矛盾、课业负担等“挫折”。心急的家长往往担心影响孩子心理,而想方设法替代孩子去完成任务、化解“危机”。
其实,这大可不必。家长的过度包办,反而会加剧孩子的“受挫感”。吃饭怕慢,6岁孩子吃鱼还要喂;书包怕重,上学放学奶奶肩上背;与小伙伴玩,争抢玩具要家长出面协调……但家长精心营造的“无忧无虑”环境,并不能增加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比如孩子在校午餐不会挑鱼刺、与同学有矛盾时不知所措,这些小事往往也变成“大挫折”。
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无数次面对人生的“第一次”,“挫折”成为绕不过去的“必修课”。面对正常的挫折,多数孩子具备“自愈”能力。如前一天班干部选举落选,孩子有点怏怏不乐;但第二天体育课上,跳远拿了全班第一名,孩子在新挑战中找回自信。此时,家长的过度担心是不是显得多余?
聪明的家长和老师,还会利用挫折,甚至设计挫折,助推孩子成长。孩子在学校做树叶标本时,因不得要领而沮丧。回家后,爸爸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制作小板凳也不行”的故事,妈妈则陪伴鼓励他一步步耐心做。虽然重做的标本最终仍不完美,但孩子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的体验和成就感。
很多时候,挫折是一种“负能量”,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但有些挫折,却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最佳契机,发挥出“正能量”。如何转化,考验家长智慧。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李爱铭
编辑:
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