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作业”何时了 创新要有价值和意义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3 15:27:07
近日,有家长在网上晒出一道小学暑假作业题:请根据节奏,写出乘法算式:1,叮叮叮、叮叮叮;2,啊、啊、啊、啊;3,喵喵、喵喵、喵喵。不少网友看完题,表示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入手。
这些题目让学生和家长摸不着头脑,却让小学老师“破译”了。他们给出的正确答案是:3×2;1×4;2×3,并表示解题关键在于找出拟声词的组合规律。
见到如此答案,只能感叹,出题者思路太怪。这题目,不像是给地球人出的,倒似给“喵星人”猫猫们做的。
类似的“奇葩题”还有很多。比如,“1、3、7、8”“2、4、6”“5、9”“10”,是按什么规律组合的?一人有3个,两人有4个,三人有5个,四人有7个,五人却有6个,请问为什么?一看题,好像需要费一番脑筋。但如果告诉你,题目答案分别是“按数字发音声调”和“笔画数”,这样出题是否有“恶作剧”之嫌?
为何会出现“奇葩作业题”?老师们的解释是,为了突出新意,创新形式,调动学生兴趣。可所谓的创新,却让愿望与现实差得太远。到头来,试题成了“三不像”:一不是脑筋急转弯,二不像逻辑题,三不是数学题。出题思路只往偏和怪的方向发展,这不是为考倒学生,是为了什么?
有些网友晒出了让他们难忘的作业题。一道初中生物题问的是:秋天树上落下叶子,为什么背面朝上的多?这道题来源于生活中观察总结的一个现象,集合了光学、植物学知识,让孩子们有了探究欲望,可以和题目直接“交流”。这类题目,才多多益善。
要创新题目的形式和内容,不是靠闭门造车就能完成的,尤其不能脱离学生认知和生活实际。如果出题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或者心血来潮,终究只能成为哗众取宠的笑料,没有存在价值,更无教育意义。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彭薇
编辑:
姜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