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现在已经成为困扰全社会的一道难题。这道难题有没有破解之道?最新的好消息来了。据媒体报道,今年秋季开学,目前北京市70%左右中小学使用的“京版教材”部分科目有调整,昨天来自参与此次教材修订的北京市教科院的消息,此次科目调整涉及小学、初中各门国家课程的起始年级,包括数学、英语等科目,其中英语科目变化最大。专家表示,各科教材在编写时都紧扣课程标准,严格控制深度和难度,杜绝任意拔高。教材编写中着力减轻学业负担,除了控制容量,还特别关注到设计合理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引导教师和学生从机械训练走向探究发现。
学生学得过深过难过多,第一给学生带来超负荷的学业负担,第二影响学生的理解,第三导致课补压力巨大,各种教辅和课外班占据学生们更多的时间、带来更多的压力。如今,京版教材有了本质上的变化,强调“减负增效”,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学生们学得少了,学得精了,理解得透彻了,当然学习效果、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状态会大大不一样。
可是,欣喜之后,估计会有不少家长老师会进一步推想:这教材改了,内容少了,孩子们日常的负担看似是减轻了。可是,真正决定学生生活状态的关键因素,似乎从来就不是在校园里每天的学习。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在诗外”,套用于如今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那就应该改成“功夫在校外”。为了考试得到好成绩,大多数学生不敢不上补习班,大多数家长也不敢不给孩子加小灶。难道苦下这所有的功夫,目的就是为了每天的作业写得好?当堂的表现好?当然不是!所有的苦功,其实都是为了考试成绩。甚至,不仅仅是为了在校的成绩,更是为了一场场关键性的考试成绩。比如,学校里从来不教奥数,但北京市小升初的过程中,奥数的重要性如今依然屹立不倒。
相信新版教材使用后,校内的教学会有相应变化,学生的校内课业压力会相应减少,但是,如果整个教育环境不进行调整,一场场假借素质教育之名行掐尖儿拔苗之实的考试不作调整,学生们的负担不会有本质性的变化。甚至,为了小升初、为了中考高考,学生们不得不课内不足课外补,各种辅导班更会借机成势。俗话说背着抱着一般沉,用在这里,应该比较应景。当然,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教育改革的步伐肯定要一步一步走。在教材进行了可喜变化之后,各级让学生不得喘息的考试,是不是也应该做本质性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