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体质监测车已经在全国走了很多地方,去过部队、机关和工厂等地方,但是都是针对成年人,今年是第一次针对青少年开展活动。”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青少年体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郭妍告诉笔者,因为青少年体质下降形势严峻,青少中心未来会开展更多针对青少年的活动。
2013年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今天在秦皇岛结束,其间开展的青少年体质监测活动,大概有80人参加。“我们根据测试的数据一项一项地分析,得出如运动不够、肢体不匀称、肌肉含量不足等问题,然后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去锻炼,怎么科学饮食。”负责分析监测结果的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刘春尤,在分析结果后建议青少年要增强饮食习惯的合理性、增加体育锻炼,在保证运动量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强度。
“刚才测试成绩为84.5分,我平时都慢跑,专家告诉我柔韧性和上肢力量要加强。”来自山东威海的小学生告诉笔者。虽然她的测试分数优秀,但更多人的测试结果并不理想,青少年最普遍存在的是体重问题,且表现为两个极端。对此,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青少年体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郭建军表示,“胖孩子不运动,瘦孩子既不吃饭也不运动。现在的孩子普遍在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与青少年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在他们的意识中普遍存在“体质测试及格就是健康”的观点。其实体质好与健康并不是一回事,“体质测试分数不及格也不能代表不健康,体质测试结果更不能用来评价学校体育锻炼效果以及学生的锻炼情况。”郭建军告诉笔者,“体质监测的目的是促进锻炼、指导锻炼,并不是精确地检查身体状况,只有粗筛的作用。”
“教育部有一套体质监测系统但并不完善,尤其在个体化指导方面。但是它已经实施很多年了,积累了多年的数据,不能轻易去改变,否则之前的数据一作废,今后就没有参照和对比的标准了。”郭建军表示,“我国还做不到个性化的指导,也做不到公平的比较,监测的作用更多是在宣传理念。”
国家要求每个学校都有学生体质监测设备,但有多少所学校严格执行监测体质?每年学校上传的数据的抽样是多少?抽样是否科学?针对青少年的体质下降,有关部门要做的除了完善监测体制,更要加强执行力,做到真正地改变青少年以及家长的观念,或许这才是改善青少年体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