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父母天地
孩子也怕伤自尊 建议:家长勿当众揭孩子的短 (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8-20 15:14:52

  在公众场合,记者不时能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大声呵斥孩子的捣蛋行为,甚至动手“教训”孩子。其实,孩子在众人面前被当众揭短不仅会感到没面子,有的还会变本加厉地“搞破坏”。当孩子犯错时,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恰当地批评和教育孩子的错误行为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南宁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杨春成。

  镜头一当着同学的面揭短

  陈先生的儿子小豪五岁生日,小豪邀请了的几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家里庆祝。晚上,陈先生为孩子们准备了一桌可口的饭菜。到了吃饭时间,小豪还在和小伙伴们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陈先生便对儿子说:“小豪,快去洗手吃饭了。”全神贯注盯着电视的小豪没有应答。陈先生反复催促了两次之后,上前把电视电源直接关闭。小豪被爸爸的举动吓到了,他开始闹情绪,吵着说道:“我不要吃饭,我要看电视!”顿时,陈先生失去了耐心,火气被激起,当着小豪同学们的面大声批评,还当众说了小豪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小毛病。

  专家点评从小培养孩子养成尊重的品质

  这本来是一场区别于出去活动而更有“家的味道”的生日活动,遗憾的是,由于父亲的处理不慎和孩子的任性而失败了。显然,父亲并没有意识到应该通过这一活动来培养和锻炼孩子的“主人意识”,所以忙前忙后的只能是这位陈先生了。如果孩子有招待请客的参与行为,他应该就不会只坐在电视机前,而是扮演与爸爸一起为宴客准备的“主人翁”角色了。

  这位父亲其实非常支持请小朋友来家里给自己的儿子过生日,但他在活动之前没有做好铺垫工作。活动中,当孩子没有听他的话时,如果他对孩子多一点尊重和理解,而不是采用当众揭短的激烈的方式,就不会破坏了原本快乐的生日气氛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孩子身上折射出平时家长对他的影响,他显然也没有体谅父亲的辛苦,也没有考虑到为自己过生日的小朋友,这是缺乏对父亲的尊重和理解的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从小培养孩子养成尊重的品质,营造一个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家庭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养成尊重的品质。应培养孩子从小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通过尊重赢得自尊。

  镜头二当着其他家长的面揭短

  希希上小学三年级了,平时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在班上也处于上游水平。然而,这一次希希的期末考试却没考好。希希的妈妈在和其他家长聊天时,当着孩子的面在家长们面前抱怨:“这孩子怎么可以考得这么差呢?她本来就不聪明,平时还不花多点时间来看书,前两天还吵着要去公园玩。”

  专家点评培养孩子学习的内动力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显然这位家长没有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当众揭孩子的短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学习成绩非但提高不了,反而有自暴自弃的可能。家长对孩子的爱、理解和信任是可以转化为孩子的学习动力的,但如果孩子突然知道自己在妈妈的心目中原来不过如此,不能再感受到以往的鼓舞和激励,她的心很可能会凉下来。而这位母亲在不慎之中却做了一件事与愿违的事情。

  念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可能会形成逆反心理。这时需要家长注意调整自己以往的教育方法。虽然,批评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我们更应该多采用鼓励和引导之策;批评可用于必须当即制止的情况,而平时应尽量回避当众批评。若事后批评,则尽量与孩子一同分析总结错误。这位母亲应该在充分肯定孩子优点的前提下,采用事后与孩子一同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约定措施的方式,这也是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促进孩子进步的方法。家长不要轻易发脾气,尽量使谈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帮助,并且让这种帮助是真正具体的、中肯的、对孩子有启发的。对孩子的“玩心”,家长也应抱有更多的理解,正确地引导孩子。如果把孩子的学习内动力培养起来了,他们的“玩心”也会相对收敛,这是“长善救失”的策略。

来源: 南宁晚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