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在任何一个地方都适用,香港也不例外。因为有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殖民历史,加上内地与东南亚等地的众多移民,香港的食物多半是中西融合。西式通心粉配上榨菜肉丝、叉烧肉混进了面包、柠檬水加上咖啡……无论是食材、还是烹调形式上都独创出了一种香港人钟意的味道。
从餐饮店的种类上来说,香港有传统中式茶楼、酒楼、凉茶铺、大牌档,也有西式酒吧,速食店、夜总会等。然而在这些之中,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还要属“茶餐厅”,它可谓是香港市民的“大众食堂”,物美价廉,糅合了西式与中式味道。香港人对速度与质量的追求也渗透于茶餐厅中餐牌更换、桌椅安排,服务员的一举一动等各种细节里,混杂但又地道。
读餐牌读交融之历史
叫上一份“餐”,配上一杯“茶”,餐牌上的搭配构成了茶餐厅的精髓。茶餐厅被称为香港民间集体回忆与文化变迁的见证者,虽然如今的茶餐厅里很难见到历史的痕迹,但餐牌却依然在字里行间渗透着茶餐厅从中式到西式,再回归中式的独特演化过程。
餐牌里汇聚着各国风味,包括中式小炒,西式快餐,日式料理或东南亚特色食物,虽然菜肴并非百分之百的正宗,但符合香港老百姓的口味。这可追溯到二战之后,受到英国殖民的影响,香港人常常会更随英国人的习惯,在下午吃些茶点,放松一下紧张的工作情绪。茶餐厅因此营运而生,继承了初期香港“冰室”和“大牌档”中西贯通的特点,现在已发展至提供午饭、晚饭小菜。“餐牌菜式的林林总总,发挥了香港人融会贯通的民间智慧。”香港有立法会议员如是总结。
曾经英国人的精致下午茶,变成了打工仔的鲜油菠萝包和奶茶,这造就了茶餐厅以低价仿西式餐饮的特色。以早餐与快餐最为典型,茶餐厅餐牌上一般都会提供ABCD等多个选项,顾客亦可在几个大类中各选一项而组成一份心仪的餐饭。火腿和黄油面包,搭配上榨菜肉丝米线或是皮蛋瘦肉粥;猪扒和鱼柳,搭配上河粉或面条。看似风味格格不入,这些食材在茶餐厅里却配出了花样。
这正如香港动画《麦兜》中麦太太在茶餐厅点餐时说的,虽说餐牌上列出的只是简简单单家常便饭,烹调方法无外乎焗、蒸、炒、加芡汁等,食材也不过是肉扒、牛腩、排骨、鸡球等,但茶餐厅的伙计一报餐名就报出很长一串。更有趣的是,不同的餐名却为所有香港人而熟知。餐牌里沉淀的历史,使得如今的茶餐厅即使改名为“餐厅”或是“咖啡室”,老香港人看一眼餐牌,便能辨出其中的几份相似。
看食客看港人之效率
“到香港来一定要去吃茶餐厅,比内地的地道多了。”从小在香港新界区长大的陈先生常这么推荐刚来香港的内地朋友。随着翠华、大家乐、大快活等连锁港式茶餐厅在内地发展起来,内地旅客对茶餐厅早已耳熟能详,但陈先生所谓的“地道”,除了食物味道之外,更重要的是香港茶餐厅里的“人情味”。
目前,香港各区散布着6000多家大大小小的茶餐厅,大多位于香港商务区的侧街里。虽然门面不大,里面只有几张四方台和圆桌餐位,却能在午间招待一批又一批工地工人、货车司机或办公室白领。在最繁忙的时期,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和时间,茶餐厅伙计会将互不相识的几个人安排在同一个餐台上,“这样的‘搭台’很普遍,对面坐着陌生人也没什么不自在。要是你想多点私人空间,就没那么快了。”陈先生表示,在茶餐厅吃饭与在快餐店吃饭区别不大,“上班的午间很短,吃完东西就走了。”
然而,快餐店却没有来回穿梭吆喝的伙计。香港茶餐厅的节奏向来很快,食客一般入座后看一眼餐牌,便有伙计站在身边,从沾着油渍的围裙里掏出一本点餐簿等着记录。读起来再拗口的餐名,在伙计的本子上最多只有三个速记符号,“0T”代表柠檬茶,“反”代表饭,“丐”代表面……有时,食客与伙计之间会用“暗语”交流,加色、扣/加底、茶走等乍听上去不知所云的词汇,却以最简洁方式快速地传达了饮食要求,也流露出香港人草根的茶餐厅文化。
混杂的味道,如香港的历史,如香港人快速的生活。最有特色的茶餐厅,带着点平民草根的味道,又混杂着点西方餐饮的“高雅”;来去匆匆似快餐,却又融入了香港地道的市民文化。这种混杂,是香港人旅居国外仍会想念的家的味道,就像香港歌手谢安琪在《我爱茶餐厅》一歌里唱道,“我爱你个性朴素平民化,会教顾客畅快满意如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