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除青海外,均已公布了今年的“经济半年报”。数据显示,各地GDP增速普遍有所回落,但全部高于7.6%的全国上半年总体增速。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6%。从各省级行政区发布的数据看,其GDP增速均超过了这一水平,并呈现中西部增速高于东部的总体特点。其中,贵州、天津上半年GDP增速最快,为12.5%;紧随其后的是重庆和云南,增长12.4%;其他中西部地区多数增速也超过了10%。东部地区GDP增速相对较慢,其中北京、上海上半年GDP增速最低为7.7%,浙江为8.3%,广东为8.5%,江苏、山东为9.6%。
上半年我国GDP增速有所回落,各地的GDP数据也普遍体现这一情况。如河北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北京、云南回落0.2个百分点。广东较为平稳,上半年增速与一季度总体持平,但二季度增速仍有轻微回落。
从经济总量上看,广东仍是头把交椅,但“后有追兵”压力较大。数据显示,上半年GDP总量广东为28465.92亿元,江苏为27604亿元,仅相差862亿元左右。山东为25958.2亿元,居第三。这三个省份GDP之和占了全国总体GDP的1/3。
此外,今年上半年GDP“1+1>2”的现象仍然明显。排名前21位的省级行政区GDP的总和已达25万亿元,超过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24.8万亿元的GDP总量。而已经发布的30个省级行政区GDP总和,则超过了统计局数据约3万亿元。
专家解读
总体仍属平稳不需强力刺激政策
羊城晚报讯记者马汉青报道: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各地GDP增速普遍有所回落,且总和继续“1+1>2”。昨天,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统计学博导韩兆洲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进行解读。
“上半年各地GDP普遍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属平稳。”韩兆洲分析,一方面,实际增速也高于年初定下的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各省级行政区的经济总量近年也不断上台阶,这种相对较低的增长其实并不低。
韩兆洲认为,目前宏观经济没有大起大落,且政府已明确了经济运行的物价“上限”和增速、就业“下限”,相信将通过预调、微调等方式,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这也意味着当前并不需要采取大幅放松货币的强力刺激政策,而是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有质量的增长。同时还会更加注重民生,比如保持物价平稳、继续加强楼市调控。
对于地方GDP总和大于全国数据的“1+1>2”现象,韩兆洲表示,这是一个老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GDP目前仍然分级核算,国家和地方的GDP数据来源不完全一样,存在部分的重复计算,以及第三产业较难准确估算等问题。现在已开始“联网直报”,今后条件具备时,国家与地方可采用同样的数据进行核算,这一问题有望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