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不幸”跻身前10名之列。
虽然有媒体报道这则消息时声称“纯属吐槽,看看就好”,但是读书之人恐怕很难一笑置之,反而会有种斯文扫地的尴尬。榜单中所举书目,大都是尽人皆知的经典著作,如四大名著,不仅历年来都被列入各种推荐阅读书目,其中很多段落还被选入语文课本。这些书几百年都这么读了下来,想不到今天却被吐槽“读不下去”,可见问题不是出在书身上,而是应该在今天的读者身上找找原因。
读者们“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可谓千奇百怪。比如《红楼梦》,有人受不了书中的大量诗词,认为妨碍了理解故事;再比如《百年孤独》,有人声称是外国人名过分冗长,稍多读一点便分不清谁是谁;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据说读者多是嫌其篇幅太长,建议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总之,今天的“理想之书”似乎应是通俗的、短小的,而沉重的大部头经典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平心而论,阅读经典的确是要花费些时间和气力的,在一个生活如此快节奏的时代,让人们静心读本好书几乎成了件奢侈的事情。《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先生在其译本序中开篇第一句话便提醒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如今这本书真的令人“读不下去”,译者的这一先见之明倒显得有些悲哀了。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所谓“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概念,恰恰就是迎合乃至强化了今天读者的浮躁心理。毫不客气地说,此类种种之风盛行,正是导致阅读“去经典化”、名著“读不下去”的罪魁祸首。如此“拈轻怕重”的读书之法,正在消解着阅读的严肃意义,甚至有可能使其彻底沦为一种娱乐化的消遣。
有人也许认为,阅读本身就有娱乐功能,在今天这样一个娱乐发达的时代,有人肯以阅读作为消遣就已经不错了。但是,经典阅读的意义显然不在于此,而是事关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是一件必须严肃对待的事情。经典名著之所以成其为经典,正是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之中传承的结果。如果今天的人们拒绝阅读经典,无异于斩断了历史传承,自绝文脉,那真成了愧对祖先更愧对后人的罪过。
或许有些言重了。但是,如何让今天的人们重新补上经典阅读这一课,至少让经典名著不再“读不下去”,还是很有必要的探讨的一件事情。不久前,我的同事、文艺评论家解玺璋先生曾建议读书人多读经典,并且总该有些“通古今,达中外,能为世益者”的抱负。我向他请教是否有阅读经典的诀窍,先生不假思索地答复:“别无他法,唯有一字一句认真读下去。”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