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新梅、*ST国发等公司股东首尝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后,上市公司股东将再次迎来新型融资方式,即股权质押式回购证券交易。
据悉,目前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18家券商已经参与了沪深交易所的联网测试,旨在为股权质押回购业务做准备。本次股权质押回购的质押方主要是券商,而此前在股权质押方面充当绝对主力的银行和信托则暂时失利。业内人士预计,一旦该业务最终推行,上市公司股东通过抛售股票获得融资的动力将相对降低,这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股权的稳定。
所谓股权质押回购,是指融资方将股权质押给券商等金融机构,然后按照约定的条款实施回购。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股权质押而言,股权质押回购增设了回购条款,而相对于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而言,股权质押回购不会导致股权发生变更。
在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及股权质押回购之前,上市公司股东实际上很难通过上市公司获得直接融资,只能运用减持、协议转让等少数较为原始的方式,而且极容易导致控股权丧失或资金占用等问题。而对于股价长期低迷的上市公司而言,通过减持股份显然难以获得大规模资金。另外,当股份被锁定的时候,减持之路便被堵死,在这种情况下,股权质押无疑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相对较好的融资手段,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参与,股权质押俨然成为上市公司股东非减持式融资的第一大手段。
例如近期,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事项有增无减,仅5月份以来即有113起。其中,健康元、美邦服饰、荣安地产、世荣兆业、波导股份等公司当月遭质押的股份均在1亿股左右,德美化工、普邦园林、天奇股份、中润资源等公司则在5月份发生多起质押事项。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则多达约700起,与去年同期持平。记者注意到,在融资环境相对较好的2010年~2011年,上市公司同期股权质押事项分别仅有四五百起,客观上反映出上市公司股东旺盛的融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累计质押股份总市值约在千亿元之巨,但是这样的规模仍然不能满足各股东的资金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券商的创新型业务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上市公司股东的摇钱树。
在上海新梅、*ST国发等公司股东尝鲜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后,越来越多公司也加入了这一阵营,如近期的阳光城、鑫富药业、西安民生、嘉事堂、联创光电、金飞达、大东南等。相比于一季度,4月份以来的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愈加频密,上市公司股东已将该交易方式作为了重要的融资方式。
尽管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并非减持,但毕竟涉及股权转让,存在交割的程序,一旦上市公司股东未能及时回购,则股权转让将成为事实,客观上不利于股权的稳定。而股权质押回购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和股权质押的结合,本质上仍然是股权质押。
有分析认为,目前A股至少有半数公司参与了股权质押,且有超过百家公司涉足了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因此从技术上而言,股权质押回购在上市公司之中大有市场。特别是当股权质押回购的融资费率和融资规模更具吸引力的时候,上市公司股东集体尝鲜应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