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以美铸魂·文化强市 公共文化服务的衢州表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5-27 09:22:43

  衢州,与生俱来就是一座在文化上有伟大抱负和崇高追求的城市。坚守文化追求,在文化自信中启航,衢州一直努力将“公益普惠、全民共享”的文化真谛,由理想化为现实。 

   开启“文化强市”建设征程以来,衢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是亮点纷呈。本季“以美铸魂·文化强市”人文衢州系列特刊,我们派出多路记者,全景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衢州实践,感受三衢大地上的文化幸福指数。

   公共文化服务的衢州表达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更是城市内在精神力量的体现,作为孔氏南宗圣地,衢州的文化基因里无疑融入了孔子的“大同”思想精髓。一个鲜明的印记是,这座城市一直在思考、探索、实践每个公民的文化诉求与权利,建设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的阳光雨露,平等地润泽全民心灵。

  衢州拥有这样敢为人先的大气魄,在全国率先实行地市级博物馆和图书馆免费开放;满载着幸福与欢乐,一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常年流动在乡间,将文化送到农民家门口;成立民工文化俱乐部,油墨飘香的《民工文化报》,温暖着城市新市民的心坎……

  这些传递正能量的软实力,构成了衢州的公共文化服务宣言:逐步建立起设施齐全、产品丰富、服务一流、机制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铸造最美衢州人的精神家园。

  文化设施

   星罗棋布,覆盖三衢

  从衢城府山之巅向北眺望,便可领略浙西历史的博大与深邃,感知三衢书海的无边与无际。700多米长的新桥街上,分布着孔氏南宗家庙,以及衢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它们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将这条路浸润得充满文化涵养与气度。

  但新桥街所拥有的,显然不止“文化森林”的集群效应,它更为深远的举措是让文化设施回归了公益本位。早在2005年5月,衢州便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率先向公众免费开放了博物馆和图书馆。

  当大门向农民工和百万富翁同时敞开,当门票和借阅费成了浮云,新桥街所铭记的,是衢州文化向全民普惠的开始,它所推动的,更是社会的公平与民主。

  文化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回首这些年,衢州市博物馆、衢州日报报业中心、衢州广电大楼、衢州书城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相继挺立在市区。放眼县域,大手笔的江山市博物馆、开化县文艺中心、常山县图书馆等区域公共文化设施纷纷落成。

  而在未来3年,我市还将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以展现南孔主题特色的孔子儒学文化区,汇聚典型老衢州风情的水亭门历史街区,重现衢州天王塔、文昌阁的伟岸风姿等一系列重大文化项目。

  令人欣喜的消息还将不断传来:今年,我市将以“最美衢州·精神家园”的定位,重点建好115个农村文化礼堂,创建1个省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市、区)。依据《中共衢州市委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15年,我市各县(市、区)均要建成符合省定标准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站)、广播电视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全面实现“县有三馆、乡有二站、村有一中心”的目标。

  文化服务

   定位公益,城乡均等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农民占了衢州人口总数的超过80%。如何保障他们的文化权利,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2005年11月7日,纯公益的衢州市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已在全市1500多个行政村巡回演出1500余场,直接受益观众达150余万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结合区域实际,用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使这个体系的科学内容为广大群众普遍接受、真正认同、自觉践行。”衢州市在实践中,始终将以“最美衢州人”精神为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撑。

  2005年,江山市坛石镇横渡村进行村庄整治。村委会对面两亩地,如何规划,有了争议。有人说,应该在这里挖个池塘,边上种上樟树。村支书王喜祥坚决不同意。后来在这位退伍老兵的努力下,这里建起了一座包含农家书屋在内的文体俱乐部。

  坐在图书室里,回忆起这段往事,被3500多册图书包围的王喜祥很是感慨,“多看点书,老百姓知识面广,就会懂道理。有了好的文化氛围,就有和谐的社会风气。”

  来自市文广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全市1748个行政村,已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标准农家书屋达标率为98.97%,受惠群众100多万人。

  而阅读公共文化服务数据,则更令人倍感振奋。仅去年一年,全市就完成送书下乡148979册、送戏下乡1002场、送电影下乡21820场。在农村广播电视服务方面,去年我市利用广电“村村通”、“村村响”系统,共推出54档对农广播节目和39档对农电视节目,传递各类为民服务信息,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与此同时,衢州公益力量也积极介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如衢州日报社发起成立的“96811流动图书馆”,吸引市民和热心企事业单位加入活动。截至目前,已经募集到10万余册图书及部分文具,建立流动图书点13个,定期或不定期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者等为主的读者,提供送书上门服务。

  文化活动

   以美铸魂,衢州创意

  沐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阳光雨露并非易事,不仅要铺陈开星罗棋布的文化设施,还要提供零门槛的文化服务,打造真正能吸引公众参与的文化活动,让文化原种深植三衢大地。

  5月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涛教授主讲的第35期衢州人文大讲堂,准时在衢州东方大酒店与公众见面。

  这项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衢州日报社主办的公共文化品牌活动至今已坚持了7个年头,持续推出了一系列紧扣时代脉动、贴近公众需求、思想内涵深刻的讲座,成为丰富衢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明素养的大课堂。

  广受欢迎的衢州人文大讲堂,很快还在市内县域“落地生根”,各地纷纷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讲座活动,如柯城有“百姓讲坛”,开化有“钱江源论坛”,江山有“江山大讲堂”,常山有“三衢讲坛”……

  这些尽享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与“最美衢州”文化艺术节、孔子文化节、全民读书周、浙闽赣皖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等一道,拓展了衢州公共文化品牌活动的高端视野,提高了整体实力。

  当然,在衢州,让人心仪的文化之约不仅在学术殿堂,更在老百姓的身边。

  “来到衢州,就是一家人。”衢州在全省率先成立民工文化俱乐部,先后推出成立“民工艺术团”、“民工子女文化夏令营”、“民工流动图书室”、《民工文化报》等各类服务项目13个,发展民工会员15000余人。

  每两年举办一次,堪称我市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及展示文艺盛宴的“衢州市群众文艺汇演”,如今已经进行到了第五届。该汇演面向基层,以展赛引作品、以作品带队伍、以队伍创品牌,通过汇演发掘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培养更多优秀文艺工作者。

  周末广场、草根大舞台、幸福村歌、排舞大赛、三山艺术节……各种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带动着衢州各地群众文化蓬勃发展,形成了与专业文化并秀的良好互动。

  如今在衢州,市民只需轻点鼠标,便可通过腾讯微博“衢州公共文化”和衢州文化网,轻松获知每月定期发布的全市惠民文化活动指南。

  衢州尽管物质并不富有,但衢州人精神已然走向富有。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李啸 通讯员 陆冰凌 王露茜 吕琨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