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充分认识宏观调控逻辑的转变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5-24 15:17:46

  从一季度经济数据开始,一系列低于“预期”的数据叠加不断放大市场悲观情绪,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的预期也由乐观转向悲观。其实,市场思维应跟上政策转变,不能再用原来的思路来看待当前的形势。

  当前经济复苏进程确实比较缓慢,但总体上仍处于缓升通道。尽管市场对2009年4万亿刺激计划至今仍存争议,但市场似乎只习惯于“刺激型”的政府干预模式:只要经济景气度下行,就认定政府将会启动规模性刺激政策,政府往往更注重短期经济走势,而轻视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殊不知,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政府调控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结构性失衡的严重性已无需赘言。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共识,在国际国内还存在一定有利条件和回旋余地的前提下争取主动权,避免坐失良机导致积重难返,是任何着眼于中国经济和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负责任政府都必须面对的。

  其实,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转变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已有明确表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本次会议淡化了经济增长速度,突出了要更加强调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务实增长理念。我们坚持认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本届中央决策层已将短期经济增长放到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视野中,决策层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魄统筹当前与长远,不会为了一时一地的短期行为而损害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市场对经济增长预期过高,反映出急功近利的短视心理。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不能只是口号,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还需要一步一步实实在在地“爬坡过坎”。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只会是温和回升的格局,只要(存量)就业稳定,就不会有规模性刺激政策出台。房价、就业和通胀仍是观察2013年经济的关键变量。

  调结构仍处在优先位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不久前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增长动力仍需增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并且再次强调了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先位置。关于结构调整,会议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型产业发展”,“把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贯穿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改善民生全过程”。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仍是主要命题,这是对市场急功近利心理的明确回应。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高校毕业生这部分新增就业压力比往年有所增加。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高达699万(比去年增加19万人),是历年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截至4月,京沪深重点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不足30%。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有多方面原因,今年还有毕业人数绝对增加和经济弱复苏导致岗位相应缩减产生的双重压力。

  就业形势是我们判断经济形势的关键指标之一。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00万人,已达到今年预期目标(新增城镇就业900万)的三分之一,一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长1.7%,存量就业形势较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新增就业)更多要着眼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解决结构性就业困难,更多要在于“微观放活”和打造经济升级版。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已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事项,“简政放权”、“微观放活”的具体措施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提供更多新增就业机会。5月13日,国务院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提出“以简政放权稳增长”、“以简政放权推转型”、“以简政放权促就业”三大任务,借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意图十分明显。

  最新数据显示,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6%,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4月环比增长1.63%,低于3月水平。前4个月中央项目投资增速大幅回落3.1个百分点,在经济复苏持续较弱的情况下,投资并没有通过粗放的规模性刺激加速增长,而是“稳增长”与“微观放活”、“结构调整”相结合相促进,这对于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促进经济中长期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