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斯柯达全球CEO范安德亲赴上海为斯柯达昕锐上市站台,这款车的推出,终结了斯柯达三年没有新车的局面。熟悉中国市场的范安德,也由此提出了将斯柯达的市场份额由目前的不足2%提升到2015年的3%。
同时,上海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也将这款车视为的战略车型,希望借此扭转斯柯达在华瓶颈。
“依托昕锐,斯柯达品牌今年的增量要达到30%以上。而到2018年,斯柯达品牌在上海大众销售份额中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5提高到1/3。此后将要维持甚至超过三分之一。”贾鸣镝目标高远。
按照计划,2020年上海大众目标销量为300万辆,这意味着届时斯柯达在中国也将达到甚至超过百万辆。这个目标,甚至高于此前斯柯达全球CEO范安德发布的斯柯达5年以后达到50万辆的期望。
受制产品线
贾鸣镝透露,斯柯达实现在中国目标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到2015年,斯柯达将占上海大众1/4的份额,到2018年达到1/3的份额,之后上海大众斯柯达和大众品牌的销售比例将等于或大于1:2的比例。
斯柯达进入中国的前五年前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销量从12.3万辆增长到23万辆,斯柯达中国几乎贡献了斯柯达全球四分之一的销量。不过,与前几年的势头相比,现在的斯柯达在中国似乎遇到了一个瓶颈。
2012年斯柯达在全球范围的销量创下了最高纪录,达到93.92万辆,较2011年的87.92万辆增长6.8%,而中国市场的增长率仅为4.5%,相对于增长26.4%的东欧市场和增长率高达14.2%的印度市场,中国的增长率更为逊色。
“关键是产品线太短。” J.D.Power亚太区中国副总经理梅松林表示,从2007年6月推出首款车型以来,目前斯柯达在中国共导入3款车型,且近三年之内,没有一款全新的车型。
“斯柯达缺乏一款杀手级的产品。”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评价,“主流车型面临产品老化问题。”去年,斯柯达在中国的三个产品车型除了明锐增长9%,晶锐和昊锐都是微幅下跌。
大众已经完全意识到此前斯柯达在中国市场出现增长瓶颈期的根源。一是推出更多的产品,二是打造“杀手级”车型,也就是既有销量又有利润的车型,而昕锐就是这样一款车。
紧凑型车市场是目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中基数最大的细分市场,作为同级车的新桑塔纳和新捷达已在这个市场尝到甜头,昕锐上市以后,贾鸣镝直接将斯柯达的增长目标提高到30%。
斯柯达完善产品线也已全面展开,继去年7月份,斯柯达全球总裁范安德定下“5年后斯柯达在华销量要翻番,车型要进一步丰富,中国市场销量在斯柯达品牌中占有的份额要提升到40%。”的目标后,贾鸣镝重申,从昕锐开始,未来每年都会有新产品上市。
合并进口车业务
“未来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有可能会胜于欧洲,有很多车型会针对我们中国的需求进行开发和试验。”范安德表示。
实际上,在斯柯达欧洲总部开发产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市场,如在Yeti的设计中,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就直接影响到欧洲设计部门对Yeti前脸和车身长度的确定。
而配合中国市场的提升计划,在产品引进的同时,斯柯达的进口车业务也已花落上海大众。贾鸣镝透露,上海大众将从5月份中下旬启动进口车销售,前期将先导入欧版的Yeti和昊锐的旅行车。今年计划优选50家左右的经销商做进口车业务。随着产品的丰富,包括销量的增长,将会陆续对经销商开放这个业务。
在越来越多的产品国产以后,进口车充当的更多是“探路石”的作用。“中外双方都希望通过进口车销售的信息反馈,来更多了解中国客户对斯柯达产品的需求信息,以便确定下一步的国产车型。”贾鸣镝透露。
与此同时,针对上海大众特别是斯柯达品牌产能瓶颈的困扰,上海大众也在积极备战产能。随着去年投产的仪征工厂和即将投产的宁波工厂的运行,产能问题将得到解决。
此外,销售网络覆盖也是斯柯达在中国实现突破的关键,“就二三线市场而言,现在整个斯柯达的布局还是比较理想的,一线城市的覆盖率达到100%,二线城市是90%,三线市场现在是60%的覆盖率。”贾鸣镝表示,未来将在一二三线市场基本上能够做到全部覆盖,四五线市场达到80%的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