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南京大学本科教学“三三制”改革采访纪行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5-02 11:27:50

 

  问题与质疑,构建批判性思维训练体系

  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的灌输,相信书本、相信经验、相信标准答案,普遍缺乏深入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针对这一问题,南大着力建设由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前沿课所构成的“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体系”。新生研讨课针对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由知名教授主讲,每班15至30人,旨在帮助新生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完成适应性和学术性转变;通识教育课旨在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促进独立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学科前沿课由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活跃学术思想的教师开课,每班10至15人,旨在帮助高年级本科生进入学术前沿,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新型课程广泛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以问题求解、交互式学习、研讨式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质,引导一线教师不断审视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和科研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学校已建设“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体系”课程381门。其中,新生研讨课已覆盖所有一年级学生,全校20.8%的教授主讲新生研讨课,全校三分之二学生选择非本院系开设的新生研讨课,有效实现了开阔学术视野、体现思维碰撞和促进学科融合的目的;选修通识教育课达32000余人次;选修学科前沿课达2100余人次。

  国家级教学名师、环境学院教师左玉辉今年已经70岁了,借助“三三制”平台,他建立了一个团队,主持多门通识课和新生研讨课,将自己对环境学理论的研究与思考向全校师生推广,每年有1000多名大学生一起分享他研究了一辈子的学问。如今,他的通识课还开到澳门科技大学,受到当地学生的欢迎。

  一组有关批判性思维培养和满意度的数据值得深思。2011年年底,一项针对改革后本科生学习经历的普查显示,在“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维度上,受访学生优秀率从入学时的10.3%升至25.5%;本科生在综合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上不断进步。

  红榜与白榜,激起教育管理巨大震荡

  红白榜,是南大做的一项调查,是在学生对所上课程评出测评分值的基础上统计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红榜是全校测评分值前10%的课程在各院系的分布及其占院系总课程的比例。白榜则是全校测评分值后5%的课程在各院系的分布及其占院系总课程的比例。

  经过分析,学校还发现部分院系在红白榜中均名列前茅,表明不同的课程在教学效果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红白榜公布之后,在学校内部引发强烈反响,促使院系审查和反思自身的教学。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强调拓展交叉知识领域。因此,对学生发展的高目标定位也就相应地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知识观、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扩大知识面、发展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能力,否则就难以胜任。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考教学、研究教学、改变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得以提升,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三三制”改革还有效引导和推动了全校广大教授、副教授投身本科教学一线,形成了以为本科生授课为荣的爱生重教的良好氛围。

  目前,60岁以下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人数占全校教授的比例为88.1%。此外,南京大学还组建并形成了40余个以院士、名师、名教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包括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这些团队不仅展开了深入的人才培养研究,还承担了培育新生代师资力量的重任,对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重视本科教学文化的生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哲学系副主任张亮介绍,该校哲学系每年约招收30名学生,而教授则有37名。如今,借助“三三制”平台,哲学系30名左右60岁以下的教授全部给本科生开了课,每年全校3000多名学生选修哲学系的课,其中60%是理科生,放大了哲学系的优质资源。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也让教授们走出书斋,回归大学的使命,回归教育的本质。”张亮说。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记者唐景莉缪志聪通讯员罗静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